
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农技研发一线的“候鸟老人”康登伦:每年奔波上千公里 只为多种一季玉米
助民增收
立志拓展糯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记者来到康登伦租住的农家小院,一进门一面用木头搭建的“玉米墙”格外引人注目。六层架子上挂满了黑、红、黄、紫等各色玉米。摸着木头架上的玉米,康登伦就像摸着珍宝一样。
“我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党的培养让我成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为国家、为民族略尽绵薄之力,让群众享受到研发成果带来的实惠,这是一名党员的责任,也是农技研发人员的毕生追求。”康登伦老党员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记者了解到,早在1992年,康登伦就将自费研究培育的6个糯玉米新品种无偿送给农户种植。“上山下乡是他农忙时节的家常便饭,科技赶场他是逢场必到。特别是龙泉驿区每个乡镇一到逢场时间,老头子和我,一人扛一袋新研发的糯玉米种子到集市上免费发给农民种。”回忆起多年前科技下乡的场景,康登伦的小儿子记忆犹新。靠着糯玉米不俗的口碑效应,龙泉驿区的糯玉米种植面积也从无到有到现在的2万余亩,现在黄土镇、洪安镇的早春糯玉米种植模式也让勤劳的农户早早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形成了成都市菜篮子工程特用玉米种植带,平均每家种植户年增加收入20000余元。
据悉,目前康登伦已培育出400多种玉米新品种,川玉糯一号、川彩糯一号、雪糯、彩双糯等优质糯玉米新品种,在四川各地以及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进行了推广。其中川玉糯一号是四川省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糯玉米新品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目前我国缺乏高产高品质的糯玉米品种来为直链淀粉的生产提供保障。现在我已研发出20多种亩产接近普通饲料玉米的高产高品质的糯玉米,希望能拓展如工业原料、饲料、药用等糯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帮助更多农民增收。”已近耄耋之年的康登伦,又朝着新的挑战迈进。
[相关:敬业]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王丹]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