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之国成都与“蓉漂”的约定:来了就是成都人
滋润“蓉漂”的城市文化基因
包容,正是很多“蓉漂”对成都城市气质的感受。几千年来,虽地处内陆西南,成都却一直源源不断吸收着中华文明的营养。以其宽厚包容的精神,接纳着往来的过客和移民。
早在成都建城之时就播下了包容的种子,开明王朝的开国之君鳖灵就是一个外来者,但他创建了一个开放的国度,以包容之心容天下来者。古蜀时期,成都出现了大量的移民,楚王族的一些支裔就曾移民至蜀国的西鄙。秦统一巴蜀后,多次从北方有组织地移民入四川,包括当时的富贾卓王孙和思想家吕不韦及其门徒等。外来精英的融入,直接推动了西汉巴蜀文化的崛起。从东汉末到西晋统一的百余年间,中原动荡,成都接纳了大量迁移的中原人口,成为当时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隋唐时期,成都地区出现了新的移民潮,安史之乱后,更出现了“天下诗人皆入蜀”和“扬一益二”的盛况。典章书籍、百工技艺,都随着移民次第进入成都,成就了晚唐两宋成都的社会盛况。杜甫、陆游、黄庭坚都成为了那时的“蓉漂”。
近代成都,经历了明初和清初两次“湖广填四川”后,移民人口超过了本土居民,成都形成一个多元化移民社会。成都文化也成为以蜀文化为主,又兼容南北文化的多元文化综合体,形成了兼容并包,多元共生的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气质。
抗战时期,沦陷区政府机关、高校的内迁,形成了成都的又一次文化高峰。一时间,名家大师云集成都。文有吴宓、陈寅恪、顾颉刚、钱穆、吕叔湘等;理工有刘恩兰、赖朴吾、魏时珍、李晓舫诸先生;画家有张大千、傅抱石、黄宾虹、李可染等。他们在成都既留下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留下了对成都包容精神的深刻记忆。
[相关:蓉漂]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汪令江 邱果 谭筱玲]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