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博物馆新馆东汉石碑巍然矗立 完全不靠钢架支撑?
三维模型 一展身手
除了石碑本身引人注目外,两座东汉石碑的展示方式也很特别。记者发现,除了底座以外,两座汉碑竟没有任何辅助的现代钢架支撑。这是如何做到的呢?“这是基于三维模型的科学计算。”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专家杨盛向记者解密道,为获取文物的尺寸、体积、重量等信息,文保科技人员首先使用三维扫描仪对文物进行扫描建模,根据三维模型分别计算出裴君碑、李君碑的整体重量,然后再利用建模数据为石碑量身定做底座。
杨盛透露,石碑最初展示时是有现代钢架结构支撑的,钢架结构可以保障文物的安全,但会影响观众的观感,因为观众在参观时,会看到碑身上的钢架。于是,成都博物馆文保科技人员联合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单位,通过反复地科学验算后,最终决定采用将碑身嵌入底座的方式进行展示,让汉碑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防震平台 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两座汉碑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秘密”。众所周知,成都博物馆新馆可抵抗烈度达8级罕遇地震。此外,文保科技人员还对成都博物馆新馆里每件文物的所处展位进行了震动模拟分析,为每件文物定制了防震方案。
为了保障两座汉碑展陈安全,文保科技人员预先反复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后发现,高度在两米以上的石碑在遭遇地震时,碑首为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为确保文物免遭地震破坏,文保科技人员利用前期获得的三维模型,并采用先进的三维打印技术,以1:1的比例打印出轻质材料的碑首,碑首原件则被放置于文物库房保存。文保科技人员还为两座汉碑的碑座定制了防震平台,以达到“从建筑到展柜再到文物”的系统性防震效果。
[相关:成都博物馆]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王嘉] [编辑:成都热线
]

小小文物守护人50强选手今日成都博物馆绘石犀
5万游客小长假期间领略成都博物馆“餐桌上的文化之旅”
成都博物馆闭馆日破例开馆迎客 近3000名观众入馆观展
四川油画邀请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 看15位领军油画家代表作

成都博物馆“好雨时节”展落幕 20万观众共赴时光之旅
成都博物馆新展“双城记:成都·宜宾”火热举行
唐澜芯:且将溯古作寻常
重磅展览《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11日开展 透过243件馆藏文物 了解俄罗斯历史文化
- 上篇文章:2016成都文化四季风·欢歌庆秋·全民K歌音乐季全城开唱
- 下篇文章:专家创新创业论坛在成都举办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