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博物馆馆长王毅:从一座馆,看一座城
精神家园
记:从一座馆,看一座城,您会有哪些感悟?
王:穿梭于成都的4500年,你能触摸到的不只是成都的过去、现在,也有未来,带给人许多思考与启迪。
首先,成都虽地处内陆中心,但从来都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迎接其他文化,每次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都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与契机。
其次,古代成都的美丽不仅源于上天赐予,数千年来先民筚路蓝缕、孜孜以求,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力。成都是座生产型和创造型的城市,从三星堆、金沙精美铜器、玉器,到先进的蜀锦工艺、漆器生产、雕版印刷,古代成都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远超人们想象。时至今日,成都怡然自得、休闲的表象之下,仍然蕴藏着城市DNA赋予的强大发展动力。
第三,古代成都的视野是广阔的,如果说古蜀三星堆、金沙可以看到与异域文化交流互鉴的影子,汉唐成都则可谓真正意义的“国际视野”:在成都驻留生活的外国人络绎不绝,看上的不仅是舒适的生活,也有丝绸、漆器之类的“高端产品”。“胡人”的音乐舞蹈以及金银器自然也成为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人的老朋友李约瑟博士谈到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与“四大发明”可相提并论的还有“茶叶、丝绸、瓷器”。汉代王褒《僮约》有成都世界上最早饮茶的记载,蜀锦作为世界织锦之都延续了上千年,茶与蜀锦穿越千山万水远销世界,“轻”“薄”“易运输”的特点,“老成都人”的睿智显露无遗。成都古代曾是“大陆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开放独特的文明发展模式曾领先世界。沿着祖先曾走过的路,再创成都辉煌,这是“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最想要表达和传递的思想。
记:近期有什么展览规划?
王:成博所处与城市融为一体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的追求。新馆设有多个临展厅,开馆的首个特展“倥偬的乡愁——张大千”深受欢迎。9月16日至11月将举办“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12月将举办“敦煌——丝绸之路大展”,明年还有贝林捐赠动物展、俄罗斯夏宫展……一盘丰富的文化大餐送到了家门口,这是成都建“世界文化名城”的必须之举,也是努力让博物馆成为成都人精神家园的有益探索。


- 上篇文章:唐宋成都街市繁华
- 下篇文章:成都入秋明后两天继续有雨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