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殊:大都市的市民愿景
□ 朱殊
2010年春节,我带孩子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住了一个月。住在市中心的一个小酒店,房间临路,却一点不吵,因为私家车实在少。街上自行车多,公园、森林、河边、海边都有绵延的绿道,总之越是美的地方越有骑行车道。看着这些有特权的车道,真的能够气死机动车。公交车、地铁、火车都欢迎自行车上车。就算带上你的自行车坐长途车,只要不是大尺寸的山地车,也是分文不收。总之对于带娃骑车的我来说是好骑则骑,不好骑车推车上公交。海边、河边烧烤台挺多。就像一露天厨房,有洗刷的水龙头,有烧烤台,还有木头桌椅。在超市买10澳元的海鲜,烧烤完了用厨房纸巾擦干净铁板,电力的烧烤台会在10分钟内自动断电。在街头、湖边,一旦我们把手探进背包,立刻就会有不知道从哪儿落下的一只海鸥,侧头看着你,面包往空中一撒,一两分钟时间,不知道从哪儿赶到的海鸥们立刻将我们包围,呱呱叫着,翻飞着。要多少年,多少代人,才能建立这样的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呢?
澳大利亚让人觉得,所谓大都市,并非市中心繁华,而是市民生活方便;所谓旅游城市,不是酒店有多华丽,而是免费的旅游设施足够多,让旅游可以丰俭由人。
五六年过去了,成都越来越像我们当初向往的大都市,点滴变化如春风拂面:从温江到洛带,绕城的绿道越来越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各种共享单车停在街头。比澳大利亚更方便,更便宜,扫一扫就能骑走,有了支付宝和微信,不需要护照身份证和押金,而且随处可还,远比澳大利亚方便。公交车飞驰在专用道上,路权优先于私家车,在二环高架,速度可以气死私家车。更多的地铁在兴建中,我们的城市在空间上变大,却在交通时间上变小了。
[相关:散文]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朱殊] [编辑:成都热线
]

- 上篇文章:黄菡做客成都《金沙讲坛》:温柔的能量
- 下篇文章:席运生:成都吆喝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