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上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成都学子黄吉霖 让联合国官员都点赞
两天向上百位嘉宾推介
连联合国官员都惊叹“不可思议”
电子科大学生研究出这项技术,是因为发现了“生物酶”,而生物酶只在哈佛大学所在城镇少量存在。电子科大学生在与哈佛大学的一次交换项目中偶然发现了这种物质,并成功研发出了塑料降解技术。
2016年11月,黄吉霖和刘旭升从成都带了3000份资料到大会现场,两天时间向上百位嘉宾挨个儿介绍了这项技术,以至于“混成”了会场的“网红”,有嘉宾甚至主动跟他们合影。“我们的技术研究出来后,苦于没有运用,如果能借这个平台将这项技术推广到全球就好了!”联合国一位高级官员听完他们的介绍后连称“不可思议”,并表示会持续关注这一方向的技术,有信息反馈会及时与他们联系。
他们凭什么站上国际论坛?
骑行川藏线的经历征服面试官
黄吉霖得以参加全球气候大会,有幸运的成分,但跟他的英文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有密切关系。电子科技大学一位老师通过“联合国世界青年组织”争取到了两个参加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名额,而最终参会的中国籍学生只有15名,他们大都在海外名校读书,在中国内地高校就读的只有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和电子科大的学生。
黄吉霖在大会上与瑞典水务秘书长、国际水资源办公室主任孟迪合影。
凡是报名参加的学生都通过视频进行全英文面试。回忆起面试时的情景,黄吉霖说,真正打动四位评委的,是他骑行川藏线的故事。2016年暑假,他和同学骑行川藏线,每天从早上6点骑到晚上10点,中途只能靠干粮充饥,到达芒康时,两人的口袋里总共只剩下一包速溶咖啡了,精疲力竭的两人原本准备一人喝半包,同伴实在没忍住,一口气喝完了。黄吉霖活活地饿晕过去,同伴慌了,叫了一辆车把他送到附近的医院,打了一晚上的点滴才缓过来。“这件事让我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个经历也证明了我不服输的精神。”这个特别的经历给黄吉霖带来了幸运,让他最终获得了参加马拉喀什气候大会的机会。
黄吉霖还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大二上学期代表电子科大到浙江大学参加城市管理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还参加了炒股比赛;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排名全专业第四。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