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7撸起袖子加油干”新春开年评论之三 拼出奋楫者先的成都作为
□(成都日报)本报评论员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站在历史发展新方位、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布局的历史性支点,意在撬动和带动。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新区,是中国布设在改革深水区望其奋楫者先的潮头先锋,意在领航和破冰。
建设内陆自贸区,是中国定制、肩负着重任的清道夫掘进机,用局部突破激活全局动能,意在试点和示范。
成都,集以上多重身份于一城,多重机遇叠加于一身。这是成都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这是成都必须把握的窗口期红利。
不论是被赋予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还是在四川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作为核心城市,这对成都都是巨大的鞭策、殷切的期许。成都,必须始终眼望国际风云、站在全国大局来谋划和推动城市发展;成都必须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国家重大空间战略部署中,找准定位,对照要求,创新实践;必须拼出奋楫者先的成都作为,确保重大国家战略顺利实施、扎实推进、开花结果。
拼出奋楫者先的成都作为,需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这五个方面的功能,既各有侧重,又有联系,犹如五根立柱。成都要筑牢“经济中心”基石,发掘“科技中心”动力源泉,增强“文创中心”软实力,提升“对外交往中心”国际功能,夯实“综合交通枢纽”硬件基础。
拼出奋楫者先的成都作为,需要聚焦实现目标任务体系。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一尊重、五统筹”重大要求,对标“五维支撑”功能体系,成都市委从城市空间、动力、经济、文化、生态、民生、治理七个方面明确了“任务书”。“七大任务”不是简单并列,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全面工作部署。空间、生态决定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经济、动力决定城市竞争力,文化、民生、治理决定城市品质,共同构成国家中心城市的任务体系。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