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各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把总书记殷切希望转为推动工作动力 为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汇智聚力
专家访谈
四川大学教授石应平:
用乡村旅游带动脱贫攻坚
“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结合四川实际,我们可以用乡村旅游来带动脱贫攻坚。”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石应平表示,乡村旅游带动脱贫攻坚,带动性强、覆盖面宽。“成都是农家乐的发源地,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十分成熟,是当地居民实现增收的重要手段。此外,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的旅游资源非常富集,以乡村旅游带动脱贫攻坚大有可为。”
石应平表示,乡村旅游带动脱贫攻坚的途径主要有五种:一是贫困户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如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旅馆;二是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参与接待服务;三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出售自家的农副土特产品;四是通过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取租金;五是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成都模式”已然形成——以农家乐、乡村酒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业态,接待游客人数、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有数据显示,成都接待游客总人次将近半数都来自于乡村旅游。“可以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老百姓最喜欢的短期出游方式。”石应平表示,在旅游资源非常富集的区域,当地居民可在城镇、公路沿线,按照“风貌特色化、功能现代化、服务标准化”的要求,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旅馆,打造景观农业、休闲农业,成为第三产业的经营业主。“以多种业态、多种方式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自然给脱贫增收创造了机遇。”石应平表示,旅游脱贫攻坚要在政府扶持和引导下,以地方特色为主,农民唱主角,实现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双赢。特别是要帮助当地百姓提高旅游服务技能,充实旅游服务的相关知识。
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侯初初 王丹 粟新林 何良 俸奎 程怡欣 实习记者 常斐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