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梁伟华就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议:持续增强成都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
打好军民融合、科技城等金字招牌
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作为整个西南地区追求创新和培养新企业的平台,正在引领改革创新。而对于“科学城”,提案也重点提及。“要围绕优势产业,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重点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西部发展,打好军民融合、科技城等金字招牌,转移嫁接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同时,梁伟华还提出,要遴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具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企业,通过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集成支持,加大企业孵化与培育力度,形成一批掌控核心技术、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强的企业群体,实现规模的扩张。坚持引进高新技术和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并举,促进产品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
同时,该提案中还建议,加强园区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各园区要结合优势产业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阵地,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平台。重点要推动园区增长方式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特别是要将国家级的园区建成自主创新基地。同时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园区集聚。鼓励创新能力强、产业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到产业园区集聚集群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提案中提到,加快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生物医药、资源与环境、高技术服务业为重点领域,以园区为主要承接地,以孵化平台为有效载体,培育发展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通过政策扶持、项目资助、金融服务等手段促进初创型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此外,要提升园区发展环境。完善集中简约、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园区管理体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完善项目快速落地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园区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能力。
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胡清
[相关:军民融合]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胡清] [编辑:成都热线
]

新都区抢抓军民融合新机遇 打造西南百亿级智能再制造产业
四川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在成都成立
西南技术与军民融合产权交易中心在双流挂牌
盛毅:成都科学城要成为军民融合示范
成都日报评论员尹婷婷:“一矛一盾”的 成都实力

成都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构建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紧抓军民融合发展机遇 四川上市公司积极行动
海特高新董事长李飚: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
- 上篇文章:“一带一路”助成都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
- 下篇文章:搭载民生幸福的中国经济快车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