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秦岭的携手 成都西安合作走好“一带一路”
“根据不同的国家战略,西安有着不同的城市定位。”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姜建春在历数了西安各阶段城市定位后,告诉记者,经过过去五年发展,西安已经步入了黄金发展时期,特别是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代管,让西安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不久前落幕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更是精准定位了西安未来五年城市发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
作为未来五年城市全新蓝图,西安将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过万亿、建好国家中心城市三个目标,做强西部经济中心、丝路科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等六维支撑体系,扎实抓好九大重点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在九个方面实现明显提升。
【共话合作】
两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重点在于提升四大功能
“成都和西安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市况相似、经验相宜。两个城市资源禀赋相近,有许多可相互借鉴的地方。”谈及成都和西安的交流合作,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姜建春直言,两地长期以来往来密切,在产业协作和经济协同方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携手“走出去”,同构中国西部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还将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西安曲江新区大雁塔周边夜景 西安日报社记者 摄
“国家层面明确提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而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也是西安今后五年的战略核心,并以此带动关中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在姜建春看来,成都和西安这两座分属西南和西北的中心之城,在未来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作为国家的“塔尖”城市,强化城市核心功能重点在于提升城市四个能力,即城市承载力、资源聚集力、创新发展力和辐射带动力。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足够的城市空间、人口体量和资源保障来支撑城市发展,强化城市承载力建设。”姜建春认为,城市承载力就是城市支撑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的能力,以满足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这既包括能源供应、路网建设、污水处理等“硬”环境打造,也包括生态建设、就业岗位、公共服务等“软”环境建设。
提升资源聚集力和创新发展力事关城市发展动力的问题。在姜建春看来,目前,成都和西安两座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吸引外部各类高端创新要素入驻,同时激活内部存量资源。“要聚集外部资源,就必须提高城市的吸引力。而这个吸引力是一个综合命题,体现在环境、资本、人才以及政府管理能力、社会治理能力等各个方面。”在高端资源不断聚集后,姜建春把焦点放在了城市自身创新发展力的提升上。“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尤其要不断增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使西安的科技人才优势加快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在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方面,姜建春认为,互联互通能力是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基础,要增强与周边城市、国家重点城市以及国际城市的互联互通能力。“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会体现在中心城市在对周边城市经济、技术、资金、人才、经验模式等各方面的辐射输出和经济技术协作联动上,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群发展提升。”姜建春说道。





- 上篇文章:成都日报评论:释放成都创新基因的巨大能量
- 下篇文章:人大首场新闻发布会 成都传媒集团记者获得首问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