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霍伟东:这是四川史无前例的机遇
最大机遇 当好西部领头羊
建设自由贸易区,对四川来说史无前例,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最大的一次对外开放机遇。四川应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对此,霍伟东认为应做到:科学定位,有机匹配。
“成都本身就是国家中心城市和西部重要的门户开放城市,四川建设自贸区,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定位。”霍伟东说,四川自贸区的定位是,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
霍伟东认为,在西部地区,四川处于领头羊地位,“影响力和辐射范围都是最大的”。“国家搞自贸区建设,也要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霍伟东说,四川自贸区建成后,“可以实现这一战略发展需求”。
具体来说,“四川向南可以跟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东盟等嫁接,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可以通过蓉欧快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连接”。
但就四川自身而言,若要实现这一定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四川自贸区实现了‘成都片区+泸州川南临港片区’的空间布局,对这两个片区,首先要有科学的定位。”霍伟东说,其中,泸州川南临港片区可以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港口经济、加强港口装备制造业。
针对成都片区涵盖的两个区域,霍伟东认为,应该根据每个区域的产业基础和特色,有机匹配战略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物流、服务外包、高新技术产业等,有机配合,进行有差异的发展。
最大变化 政府简政放权服好务
自贸区建设被视为重大对外开放机遇,然而,自贸区建成后,将带来哪些变化?对此,霍伟东说,最大的变化将是政府简政放权,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从前两批自贸区的经验来看,建设自贸区,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对四川自贸区,这一经验同样适用。
霍伟东说,自贸区建成后,把政府职能部门集中起来,“在一个窗口或大厅,就可以把多项程序办完,最大化便利企业完成注册登记”。实际上,“政府服务更加高效,也是自贸区的核心要求之一”。
此外,从《总体方案》来看,特别注重完善配套税收政策、发展新兴金融业态和探索创新金融监管机制。这些措施,也有助于推动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
除此之外,霍伟东认为,四川自贸区应该借鉴广东自贸区实行的“负面清单”经验。“广东自贸试验区优先实行国内企业投资项目准入清单管理试点,同时试点外资企业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两个清单的叠加效应,在体制创新和体制改革方面获得了新突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董兴生图由受访者提供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