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五城区加快建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 推动“中优” 多点发力
一个领创空间,一部获奖影片,折射出中心城区按照产业生态圈建设理念,从新产业培育入手,用市场的力量推动“中优”。
青羊区则启动了四川省军民融合航空整机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建设,为“军转民”“民参军”提供重要载体,预计今年该区军民融合认定企业将达到50余家,军民融合产值将力争突破255亿元。锦江区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显著差异化的商圈,重点推进成都中央商业区、锦江国际新城商业区、成都东部新城商业区三大商业中心建设,坚持高端融合,突出错位发展,细分消费群体,提升商圈核心竞争力。
用极核力量推动“中优”
沿着人民北路一路向北,迎面扑来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新华印刷厂南片区改造项目即将启动,项目总投资高达60亿元以上,将打造复合功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新华印刷厂北片区,总投资近50亿元的花千集项目,以一周一层楼的速度“长个子”;人北成铁局片区,一期已经拆出了一大片空地,二期也即将启动搬迁工作……在成都老城北片区,人北中央商务区即将崛起。
“人北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火车北站升级改造,是用枢纽能级的极核力量推动‘中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工程将于2019年结束,届时站场面积将达8万平方米,并有4条以上的高铁通过,将形成强大的要素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动力。
用能级的力量推动“中优”,作为成都东客站所在地的成华区,已经充分感受到成德绵乐同城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在东客站片区,将集聚发展以酒店会展、医疗康养、金融商贸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枢纽经济发展区,这里将新建两座250米以上的超高层标志性建筑,东广场东侧将“长出”两座300米高的双子塔。
白洋 本报记者 赵一 陈方耀 粟新林 李自强 文/图
专家声音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常晓鸣:“一尊重、五统筹”是新时期做好城市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各中心城区结合自身条件禀赋,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和行动,积极推动空间、产业、规划建设转型升级,值得点赞。但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毕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合理布局空间与产业结构,实现不同城区互补发展;如何壮大改革、科技、文化等新动力;如何更好统筹生产、生活与生态布局,这些都是摆在中心城区建设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 上篇文章:成都共设29个网点可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 下篇文章:看社区民警荣武如何获得群众热心肠、有责任心的评价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