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力争到2020年 国土绿化覆盖率达70% 森林覆盖率达40%
聚焦·绿色本底
厚植本底筑牢屏障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点击一:数说生态 绿色本底更加厚实
目前,四川省生态本底如何?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四川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全省自然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绿色本底更加厚实。
生态资源持续增长。累计植树造林5020万亩,增加森林蓄积725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118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88%,比2012年增加1.62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公园绿地11.96平方米,国土绿化覆盖率达到66%。
生态修复力度加大。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65万亩,巩固治理沙化土地134万亩,治理岩溶土地3622.5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4万平方公里,治理干旱地区4万余亩,修复退化湿地15万亩,局部生态退化得到遏制。
生态经济快速发展。林业产业基地突破1亿亩,核桃、油橄榄基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森林康养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位居全国首位,绿水青山正加速转变为金山银山。
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监测显示,全省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886亿吨,相当于2.25个三峡库区总库容;年固定碳量7659万吨,减少土壤侵蚀1.37亿吨;年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72万亿元,居全国前三位。
点击二:五方面着力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介绍,接下来,四川省将全方位开展绿化全川行动,着力做足增量,力争2020年实现森林覆盖率40%、国土绿化覆盖率70%。加快推进有山皆绿,启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和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身边增绿,创建一批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县城和森林小镇,建设一批县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森林景观带,积极构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
同时,严格落实森林、林地、湿地、沙区植被等生态红线,加强森林草原火灾和病虫害防治,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加快推进脆弱地区生态修复,着力补齐短板。抓实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恢复、沙化石漠化治理,加大城市、道路、水电等工程创面和矿区废弃地、尾矿坝生态治理。
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经济,着力释放能量。坚持生态保护与脱贫增收良性互动,优化产品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等林业供给侧结构,加强技术研发推广,有序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功能林产品等新业态。
此外,还将健全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进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深化集体林权“三权分置”改革,完善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培育壮大林业新型经营主体,今年新增生态护林员指标5000名以上。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