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咖点赞成都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潜力大 科研实力很雄厚
“成都是一座开放、包容、欣欣向荣的城市,产业发展拥有巨大潜力。”“成都经济体量迈进国家中心城市前列有基础。”“成都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厚的科研人才基础,是进行深度创新的绝佳温室。”……在昨日召开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知名高校、企业等嘉宾代表进行了主题发言,点赞成都产业发展环境,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助力成都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成都在利用资成都市场方面具备良好基础
成都产业如何发展?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金立扬在昨天召开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说:“城市产业发展离不开使用资成都市场工具,建议成都用好这些工具。”
金立扬说,成都是一个开放、包容、欣欣向荣的城市,在利用资成都市场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但与东部省份和城市相比,成都市还有明显的差距。他认为,目前,成都有67家上市公司,就等于有67个资本运营平台。如何把这67个平台用好,深化国企改革,培育地方龙头企业,大有文章可做。
值得一提的是,金立扬还表示,深交所正和成都合作,将在成都共建“西部资成都市场服务基地”,未来将加大债权产品的发行,把成都的企业带到全国投资机构面前,加大资本投入。“深交所将融入成都的产业生态链,为成都的产业建设作出贡献。”他说。
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川商总会会长刘永好看来,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高端,金融的强大将使成都经济更上一层楼。“成都已经提出要建设金融中心,这非常好,把政策、资金结合起来,不愁成都不产生大企业。”刘永好认为,招商引资、育商强资是成都产业发展的两条大腿,迈好这两条大腿,利用好新的成都产业政策,将为成都培育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更好的条件,大企业也将为成都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作为成都的本土企业,新希望集团正在谋划,争取到2020年末迈入世界500强,为成都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刘永好说。
成都是深度创新“绝佳温室”
创新、创造是经济增长的不熄引擎,创客则是这引擎的启动者。如何创造开放、包容的环境给创客们?如何将创客和产业连接起来?
在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潘昊看来,成都的“双创”环境颇好,“与深圳速度相比,成都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厚的科研研究人才基础,是合适进行深度创新的绝佳温室。”潘昊认为,在成都,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人才拥有充分的机会来进行创新创造。
当前,成都也在积极出台推动“双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中也着重指出要“加强创新人才引育”。目前,成都试图依托自身产业链资源,引入海内外优秀创客人才,促进创客项目与本土产业的深度融合。
对于成都未来的前景,潘昊认为,虽然和深圳的创新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成都把自身高校平台、科技资源、人才资源运用好,将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我们希望帮助全球创客了解成都这座城市,推动成都产业的创新发展。”
对高校而言,如何为成都培养更多源头创新成果,最大化释放出高校创新活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言荣提道,“当前,电子科技大学正在探索‘斯坦福+硅谷’模式,通过深度融入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机遇,使学校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四川大地,尤其是成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子。”
李言荣表示,接下来,将更加主动和更加强化把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综合优势,包括校友资源,更加紧密地与成都市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更加紧密地把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促进成都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