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甘孜州炉霍县“职教+非遗”免费教学助藏族青年追梦
2020-06-17 18:02:0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我喜欢画画,以后想做一名唐卡画师,用一生画唐卡。”6月中旬,四川甘孜州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学校教室里,18岁的兄其多吉盘腿坐在画布前,小心翼翼地给一幅四臂观音上色。说起梦想,他的眼睛闪烁着光亮。

唐卡是藏族传统绘画形式,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宗教等诸多领域,在上千年历史中发展出诸多流派。炉霍县的郎卡杰画派在康巴地区远近闻名,构图、造型、设色、线条均有独特风格,不仅集众家所长,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画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多年来,炉霍县的郎卡杰唐卡画师越来越少。“传统的唐卡绘画传习以师徒制为主,需要学生家庭承担生活、颜料、画具等费用,这对农牧民家庭是笔不小的支出。”63岁的泽仁达吉年轻时通过师徒制成为画派传承人,在他看来,传统的传承方式需要改变。

将非遗传习与职业教育结合,是当地“破题”唐卡传承困境的探索。2017年9月,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学校成立,作为现代教育与师徒教育结合的试点,这所学校由校企合作建立,学生三年后毕业授予中专文凭,学习期间一切费用由企业承担。

家住新都镇俄日村的兄其多吉是学校的第一批学生,今年7月就将毕业。3年来,他在泽仁达吉等郎卡杰唐卡画师的教学下,分阶段学习素描、上色、画成品。眼前这幅四臂观音唐卡是毕业作品,已进入收尾阶段。

绘画中的兄其多吉屏气凝神,用细毛笔蘸上矿物原料小心涂抹。“画唐卡一定要心静,慢慢来,不能急,跟修行一样。”学画3年,这是他最重要的心得。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以前没有唐卡学校,想学要拜师,在这里学画免费,我很珍惜。”在兄其多吉看来,学唐卡是他人生的重要选择,他来自农牧民家庭,学会一技之长对家庭大有帮助。“爸爸妈妈没什么文化,但他们很支持我,每周回家一直给我说加油,我也要给弟弟妹妹做榜样。”

“学会一技,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造福一方”是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学校的办学目标。校长东华说,目前学校共有4个专业技能班,其中唐卡绘画65人,民族服装缝纫13人,预计学生毕业后每月能为每户家庭增加3000元人民币左右的经济收入。

“唐卡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他们毕业后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也能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华说,学生毕业后可自主创业绘制唐卡,可签约唐卡公司做专职画师,可绘制寺院壁画,也可做唐卡美术兴趣班老师。“选择有很多,学校会尽力联系安排。”

再过一个月,兄其多吉就要学成毕业,和一起学习的许多同学一样,“一生画唐卡”已是既定的人生规划。“我想先看学校的安排,也关注招聘信息,成都、西藏、青海,哪里招聘画师我就去哪里。”对于未来,这个正在追梦的藏族青年有很多想象。

中新社甘孜6月17日电 题:四川炉霍:“职教+非遗”免费教学助藏族青年追梦

作者 王鹏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王鹏
点击阅读更多【脱贫攻坚】新闻
广元:脱贫户与乡村富民产业良性循环 形成“一村一品”产业链条完善
广元:脱贫户与乡村富民产业良性循环 形成“一村一品”产业链条完善
“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凉山脱贫攻坚成果”活动走进凉山
凉山州昭觉县:让易地扶贫搬迁户从“搬得出”到“过得好”
凉山州昭觉县:让易地扶贫搬迁户从“搬得出”到“过得好”
媒体访脱贫地标看新春年味
凉山州昭觉县民众喜迎脱贫后首个春节:搬出大山盼来年
凉山州昭觉县民众喜迎脱贫后首个春节:搬出大山盼来年
中央统战部定点扶贫贵州赫章县:三十年如一日 帮扶显成效
凉山昭觉县这个幼儿园 九成孩子普通话达标
南充市蓬安县:万亩蔬菜基地“卡尺种菜”产品走俏海外
[下篇文章] 成都海关首次在货运渠道查获国家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已移交后续处置
[上篇文章] 记凉山州昭觉县缉毒警察贾巴伍各:大凉山永远的山鹰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