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四川7个未摘帽县脱贫攻坚一线观察:苦荞花开大凉山
2020-09-12 23:24:03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茫茫大凉山,苦荞是人们赖以为生的主要口粮,滋味清苦,细品之后亦能回甘。

当前,四川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关头,最后的贫困堡垒全部位于大凉山腹地。在这苦荞丰收的时节,伴随冲锋的号角,凉山儿女正克服重重困难,誓与贫困展开大决战。

贫瘠山岗

来自越西县马拖乡的彝族少年吉依阿杰自幼失去父亲,母亲改嫁后杳无音信。5年前,为了给阿杰寻求出路,他的爷爷做出无奈选择——将他送到成都的一家格斗俱乐部训练、生活。“格斗少年”的命运刺痛了公众神经。

阿杰的身后是凉山97万人的贫困群体。面积6.04万平方公里的凉山州,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1956年凉山民主改革前,大部分地区处于奴隶制社会。

由于气候恶劣、交通闭塞,加上历史上欠账多等特殊问题,凉山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昭觉、布拖、金阳、美姑、普格、越西、喜德7个县更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布拖县被誉为“凉山西伯利亚”,地质条件与气候同样恶劣,2016年之前这里不通国道和省道,是“出不去、进不来”的交通死角。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2016年11月之前村民出行全部依赖17段架设在悬崖峭壁上由藤条、木棍编成的“天梯”,被称为“悬崖村”。

凉山花开

2017年8月,在“控辍保学”工作的推动下,凉山州相关部门将“格斗少年”接回大凉山接受义务教育。阿杰和4名小伙伴来到了冕宁县双河小学。在这所“体教结合”的学校里,孩子们一边上学,一边接受专业的拳击训练。丰富的校园生活让他们渐渐开朗,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

2013年以来,12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扶贫干部奔赴凉山。7年来,修公路、建新房、兴产业、抓教育、促脱贫……辛勤的汗水浸润了昔日贫瘠的土地。过去5年,全州累计实现1772个贫困村退出、80.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19.8%降至4%。

今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布拖县一度出现基础项目建设滞后。面对紧迫局面,当地迅速建立起“指挥部+企业管理员+驻点技术负责人”的三层作战体系,将工期倒排到天,通过近3个月每日一调度、“两班倒”交叉作业的冲刺,所有安全住房于6月全部建成,目前贫困群众已全部入住。

晚上10点,越西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城北感恩社区,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罗保才还在带队巡逻,搞入户调查。他告诉记者,为了让1421户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生活,干部们从春节起就没有休息过,就连彝族最重要的火把节也是在工作中度过。“只要贫困户能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罗保才说。

美姑县瓦古乡瓦以村,“95后”第一书记杨卓玛一个月前在入户途中摔了一跤,造成脚踝韧带拉伤、股骨头脱臼,疼得眼泪直流。但她顾不上休息,戴着护腰、护踝,又开始一瘸一拐地忙着“十查二十核”。今年元旦刚刚新婚的她,一个多月才能与同在扶贫一线的丈夫见上一面,话题总会不知不觉“跑偏”到工作上……

不负金秋

夏末秋至,大凉山处处可见苦荞丰收的景象。已经长成帅小伙的阿杰转眼已经升入泸沽中学初三年级。今年8月,他在四川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上夺得男子52公斤级冠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感觉离上大学、当教练的梦越来越近了。”他说。

大凉山,梦想起航的不仅是阿杰。

8月初,已搬到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沐恩邸社区3个月的沙马作叶,回了一趟龙沟乡金野以匹村的老家,收割苦荞和土豆。他的新居周边已建起了服装厂、口罩厂、塑钢厂,城外还有四川攀西地区最大的农业产业园,去往广东佛山的劳务输送专车,带着年轻人的梦想奔向远方。

螺髻山下,一只只灰顶鹤在普格县特尔果乡的稻田上空盘旋。稻田里种着有机红米,还养着红鲤鱼、雅鱼、青虾、中华鲟。这个集休闲体验与现代农业为一体的产业基地,是泸州市龙马潭区和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共同打造的示范产业园。贫困户特久差且将家里的5亩土地流转给了示范园,在园区当起了管理员,儿子也在这里打工。

行走在大凉山的日子,记者总能被乡亲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感染。这些笑容绽放在“悬崖村”老乡们走下“天梯”奔向新居的途中;绽放在女孩们退掉“娃娃亲”,背上书包走向学校的路上;绽放在老阿妈为牛羊接生的畜圈里;绽放在米-26直升机调来装载机打通通村路后,人们欢庆起舞之时……那是像苦荞花一样的笑容,洁白、美丽,恬静而动人。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吴光于、李力可
点击阅读更多【脱贫攻坚】新闻
广元:脱贫户与乡村富民产业良性循环 形成“一村一品”产业链条完善
广元:脱贫户与乡村富民产业良性循环 形成“一村一品”产业链条完善
“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凉山脱贫攻坚成果”活动走进凉山
凉山州昭觉县:让易地扶贫搬迁户从“搬得出”到“过得好”
凉山州昭觉县:让易地扶贫搬迁户从“搬得出”到“过得好”
媒体访脱贫地标看新春年味
凉山州昭觉县民众喜迎脱贫后首个春节:搬出大山盼来年
凉山州昭觉县民众喜迎脱贫后首个春节:搬出大山盼来年
中央统战部定点扶贫贵州赫章县:三十年如一日 帮扶显成效
凉山昭觉县这个幼儿园 九成孩子普通话达标
南充市蓬安县:万亩蔬菜基地“卡尺种菜”产品走俏海外
[下篇文章] 凉山州:合力奋战 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上篇文章] 河南“95后”女教师李倩的“支教路”:用400余双手套温暖“山里娃”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