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发现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诱发血栓的机制
2021-07-08 18:13:2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健康养生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7日刊登的一项报告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疫苗诱发免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VITT)患者的血清后,发现一些人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后出现这种罕见症状的机制,这有助于找到预防这种症状并提升疫苗安全性的方法。

VITT是在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后出现的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导致血小板计数下降(血小板减少症)及出现血栓。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和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以及美国强生公司旗下杨森制药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等都属于腺病毒载体疫苗。

据报告介绍,VITT有点类似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HIT),之前的研究显示VITT和HIT都与针对血小板因子4(PF4)产生的抗体有关。但研究人员一直以来还不清楚这些抗体导致VITT的具体机制。

团队分析了5名平均年龄44岁的VITT患者的血清,这5名患者都接种过1剂阿斯利康疫苗。结果显示,从这些患者血清中获得的抗体与PF4结合的位点和HIT患者相同;将其与10名HIT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来自VITT患者的抗体与PF4的结合反应更强烈。

团队认为,来自VITT患者血清中的抗体与PF4结合后会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随后通过血小板表面的FcγRIIa受体激活血小板,这可能会引起凝血,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但团队也指出,这可能不是导致VITT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唯一因素,其他血清因子可能也参与了血小板活化。

报告作者之一、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约翰·凯尔顿在一份声明中说,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开发能快速诊断和精确检测VITT的技术。

《自然》此次刊发的是该研究报告未经编辑的早期版本,最终版本将在进一步编辑和审校工作完成后刊发。新华社伦敦7月7日电(记者张家伟)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张家伟
点击阅读更多【新冠肺炎】新闻
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发现1例境外输入复阳无症状患者 情况公布
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报告1例境外输入复阳无症状感染者
厦门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完成 第二轮将分区域开展启动
9月14日零时起厦门暂停发往省内外各地所有长途客运班车
9月14日零时起厦门暂停发往省内外各地所有长途客运班车
厦门六区陆续通知区属学校学生暂缓入校 启动线上教学
福建省教育厅:军训、开学典礼等大型聚集性活动一律停止或取消
厦门新增封闭管理区域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转为线上教学
成都市金牛区:一入境人员居家隔离期间核酸检测阳性
[下篇文章] 7月8日14时起畹町辖区(含畹町镇、畹町农场)实行封闭管理
[上篇文章] 天友乳业90!年少友为 ,再现“新鲜”的山城记忆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