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抗疫的外籍志愿者德国人何瑞:愿为城市“康复”贡献力量
2021-11-12 19:33:2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请扫描场所码”“请测体温”……成都市高新区石羊街道盛华社区内,金发碧眼的德国人何瑞身穿志愿者红马甲,戴着“高新石羊志愿者”红袖标,熟练地引导着往来的居民。成都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何瑞便主动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虽然我做的只是一些小事,但能为社区、为成都抗疫贡献力量,我认为非常有意义。”

阿马尔正在用相机记录成都抗疫的点滴。 安源 摄

“作为一名外籍居民,住在这里我觉得很安心。”今年32岁的何瑞来蓉工作生活已近1年半。他说,成都应对疫情的反应非常快,防疫系统也很完善。“政府工作有效率,民众也很配合,还有很多志愿者,大家团结一心,不仅在保护自己,更是在保护这座城市,让人感动。”

丁一睿(左)正为外籍商家讲解防疫信息。 安源 摄

何瑞的故事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成都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外籍人士来此生活。本轮疫情发生后,不少外籍居民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为城市“康复”贡献力量。

在成都市外籍人士最集中的社区——桐梓林社区,来自英国的社区助理丁一睿正在为外籍商家张贴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定居成都3年半的他热爱四川元素,做志愿者工作时,丁一睿戴着一顶大熊猫棉帽,还专门为帽子上的大熊猫也戴上了口罩。

正在开展志愿工作的何瑞。 安源 摄

“我个人并不担心此轮疫情,大面积核酸检测、外出扫码等举措都让我很有安全感。因此我希望能为社区、为成都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丁一睿谈到,自己居住的小区组织全体核酸检测时,虽然受检居民数量众多,但自己从开始排队到做完检测仅用了约20分钟。“中国‘速度’让人惊讶,更让人安心、放心。”

桐梓林社区的另一位外籍社区助理——来自南非的任博涵正忙着将最新的防疫信息翻译成英文,方便在蓉外籍人士及时掌握成都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成为外籍助理已近一年的任博涵坦言,自己非常愿意为社区贡献力量。“我来成都快5年了,我很爱这座城市,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架起一座桥梁,为成都的外籍居民提供帮助。”

任博涵(左)和丁一睿(右)正在开展志愿工作。 安源 摄

在做翻译、物资捐赠等志愿者工作的同时,来自尼泊尔的独立摄影师阿马尔也并未放下手中的相机,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忙碌值守的志愿者、积极配合防疫工作的民众……他不断用快门记录下这座城市在特殊时期的点点滴滴。“我想向全世界展示在中国真实发生的一切,让全球更多民众看到中国抗疫工作的有效开展,破除部分外国人的偏见。”

此轮疫情发生后,在蓉居住超过4年的阿马尔毅然选择走到抗疫一线,为城市“康复”贡献力量。他告诉中新网记者,自己一点都不担心害怕。“我知道我身后有很多医卫人员、工作人员总会在第一时间帮助大家,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今年31岁的阿马尔坚定地说,“中国疫情防控的效率值得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抗疫经验也值得更多国家学习。”

中新网成都11月12日电 题:成都抗疫的外籍志愿者:愿为城市“康复”贡献力量

记者 岳依桐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岳依桐
点击阅读更多【抗疫】新闻
淮南市寿县71岁返聘村医“老陈”守护家门口村民健康
淮南市寿县71岁返聘村医“老陈”守护家门口村民健康
昆明市医疗保障局出台16条措施应对新冠救治
蒙脱石散、诺氟沙星突然爆火 华西医院医生提醒
专家提醒:新冠康复后仍需注意这些问题 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疾病与心肺器质性变化
上海过半发热者实现在社区就诊 市级医院发热门诊占比从58%降至18.7%
感染新冠后出现眼部不适怎么办?北京老年医院眼科专家答疑
上海积极扩容一、二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 占全市全部诊疗量60%
贵阳市教育局:该市中小学期末考试延期举行
[下篇文章] 四川:农村坝坝宴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厨师团队应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上篇文章] 电子科技大学等四川多所高校学子用“青春力量”助力疫情防控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