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2022年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增殖放流活动放流中华鲟5100尾
2022-03-26 22:32:28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2022年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增殖放流活动26日举行,共放流中华鲟5100尾,对改善和优化长江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当地志愿者参与中华鲟放流活动。   中新社发 景卫东 摄

记者当日在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现场看到,在志愿者帮助下,大大小小的中华鲟顺着滑道回归长江的怀抱。据介绍,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共向长江投放体长95厘米至115厘米的大规格中华鲟100尾、20厘米至30厘米的中华鲟5000尾。

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对增殖放流区域的巡查,重点加强投苗后30天内的保护性监管。同时,根据放流品种特点,科学制定评价技术规范,开展跟踪调查监测,科学评价放流效果,为鱼类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图为放流活动现场。   中新社发 景卫东 摄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是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华鲟自然种群规模急剧缩小,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于1996年建立,范围为葛洲坝坝下至枝城杨家溪,全长60公里,总面积6735.8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区核心区分布有中华鲟目前唯一已知的产卵场,也是中华鲟繁殖群体的主要栖息地,对中华鲟的物种延续起着关键性作用。宜昌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持续在该水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目前已累计放流中华鲟300多万尾。中新社宜昌3月26日电 (记者 郭晓莹)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郭晓莹
点击阅读更多【放流】新闻
广西来宾市红水河放流10万尾珍稀鱼苗 创单次规模新高
广西来宾市红水河放流10万尾珍稀鱼苗 创单次规模新高
2022年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增殖放流活动放流中华鲟5100尾
2022年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增殖放流活动放流中华鲟5100尾
140万尾黄鳍鲷、鞍带石斑等鱼苗增殖放流惠州大亚湾海域
140万尾黄鳍鲷、鞍带石斑等鱼苗增殖放流惠州大亚湾海域
宜宾:30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鱼苗将陆续放流长江
宜宾:30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鱼苗将陆续放流长江
[下篇文章] 四川省通报3起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上篇文章] 3月26日成都东易日盛旗舰店盛大启幕 邀您共享!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