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广西北海冯家江生态修复:“纳污河”变美丽湿地公园
2022-04-19 09:48:1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在广西北海市冯家江滨海湿地公园里的一个凉亭下,从湖南到北海旅居的刘德明和他的三位好友,摆上一套便携式的茶具、一个拉杆音箱,面朝江海,放声歌唱。乏了,刘德明便走下凉亭,在观景栈道上漫步,好不悠哉。

这是冯家江滨海湿地公园休闲日常的一个缩影。谁也不曾想到,这里曾是一条“纳污河”,现在已变身成为市民及游客的休闲打卡地,并成为中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之一。

冯家江贯穿北海市区,是北海市主城区内最大的水系,堪称北海城市的“中央绿肺”,其入海口的东侧是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西侧则是“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红树林长势茂盛。 翟李强 摄

提起冯家江的过去,土生土长的潘润莲告诉记者,以前冯家江有很多排污口,周边荒草丛生,虾塘遍布。2008年开始,她家也曾是其中一户养殖户,虾塘的污水直排入江,养虾的水也直取江中,造成环境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环境压力下,冯家江湿地生态系统逐步衰退,严重威胁下游入海口区域生态安全。记者过去曾数次目睹,每逢初春还暖时,冯家江入海口处的滩涂时有绿藻泛滥,随着潮涨潮落挂在红树林上。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规划部、监测部部长邓秋香告诉记者,冯家江以前的水质长期处于劣五类,是黑臭水体,排到海里面进而影响到红树林的健康。“红树林虽有净化作用,但过度的污染,红树林也不堪重负。”

冯家江出海口连接着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和北海银滩。 王伟臣 摄

据了解,2017年,北海市提出“生态立市”实施方案,2018年正式启动北海市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冯家江开始了它的“整容”历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利河道、大冠沙再生水厂及补水管道、生态恢复、海绵城市、景观工程及智慧水系等,通过PPP(公私合营)模式,冯家江的生态得以逐步修复。

2019年,北海被列入中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城市之一,这项行动是中国实施的一项重大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经过修复整治,冯家江如今变成了美丽的湿地公园,公园里水清岸绿、白鹭翩跹,成为当地市民及游客青睐的休闲娱乐场所。原来的虾塘也部分改为沿海滩涂湿地和生态湿地塘,铺上草皮、种上鲜花,自成一景。

潘润莲说,以前虾塘荒草很高,晚上都不敢走近,现在风景好了,每天晚上都可以结伴散步。

冯家江滨海湿地公园一景。 翟李强 摄

“这棵是自然繁殖的,长势非常好。”行走在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近岸的观景栈道上,邓秋香指着一棵红海榄小树苗说,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近年来通过开展湿地保护措施,减少人为干扰,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得越来越好。同时,通过社区共建,周边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

“现在红树林里能看到很多自然繁殖的小苗,长势都很好,人工种植的树苗成活率也越来越高。以前成活率不到30%,去年种的一批红树,目前存活率有80%左右。”邓秋香说,短短数年,滨海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目前累计监测到鸟类有195种,底栖动物206种。

中新网北海4月18日电 题:广西北海冯家江生态修复:“纳污河”变身美丽湿地公园

作者 翟李强 王伟臣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翟李强 王伟臣
点击阅读更多【生态修复】新闻
青海“东大门”海东市民和县:昔日“黑色硅铁走廊”变“满目桃花”
青海“东大门”海东市民和县:昔日“黑色硅铁走廊”变“满目桃花”
山西石楼持续生态修复和保护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山西石楼持续生态修复和保护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生态修复十年 邯郸市永年洼湿地公园再现百鸟翔集
生态修复十年 邯郸市永年洼湿地公园再现百鸟翔集
广西北海冯家江生态修复:“纳污河”变美丽湿地公园
广西北海冯家江生态修复:“纳污河”变美丽湿地公园
盐源县一村民因吸烟引发森林火灾被判刑并进行生态修复
盐源县一村民因吸烟引发森林火灾被判刑并进行生态修复
[下篇文章] “蘑菇屋”出节目追踪日历了 容声提醒你收看不掉队
[上篇文章] 西昌铁警多措并举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