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轮区域性高温过程
2022-06-27 11:39:11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近段时间,北方多地饱受高温“烤”验,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炎热程度同期少有。时值6月,这样凶猛的高温天气是否异常?未来高温天气还将怎样发展?该如何做好防护?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气象专家。

据了解,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轮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局地强度大。据气象部门监测,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关中多地35℃以上高温日数超过6天。842个气象站超过35℃,其中520个气象站超过37℃,104个气象站超过40℃,多地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河南林州6月20日气温最高达到42℃,突破年极值纪录。

为何热得这么猛?国家气候中心汛期值班首席袁媛解释称,造成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一方面是北方水汽条件较差,6月以来,黄淮地区对流层低层水汽条件偏差,大部分地区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降水偏少,相对湿度较低;另一方面,6月15日以后,黄淮地区上空受高压脊控制,高空盛行西北下沉气流致使增温效应明显,同时白天受太阳短波辐射影响,加之大气干燥,所以高温天气开始发展并加强。

“与往年相比,今年区域性高温天气发生的时间其实相对偏晚。因为前期冷空气比较活跃,5月至6月前期这段时间,北方相对凉爽。”袁媛说。

事实上,真正大范围高温天气,从气候常态上来说还没有正式开始,比如,江南高温伏旱天气通常会在7月份到来。“未来一段时间北方高温将逐渐趋于减弱。而副热带高压北抬后,将主要控制江南、华南中东部这一带区域,南方高温将再次发展,可能会出现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高温天气。”袁媛预计,在盛夏7月至8月期间,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是江南中东部和华南中东部,可能发生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需持续关注。

6月23日,盘踞南方多日的雨带终于北抬,四川、黄淮、江淮、东北等地将“接力”成为强降雨中心。“6月22日起,长期控制我国北方地区的暖脊开始消失,中层气流扁平且带有浅槽,利于携带弱冷空气进入,让华北黄淮的高温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国家级首席预报员、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方翀表示,6月22日至24日的降雨过程,对缓和北方气象干旱有一定作用。但受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影响,23日起南方地区持续降雨将告一段落,江南、华南等地也将迎来35℃以上高温,全国高温范围进一步扩大。

未来几天,我国高温分布将呈现“此起彼伏”的格局。一边是告别雨水的江南、华南等地闷热加剧;另一边,随着华北平原等地降雨缩减,暑热将再升级。专家建议,在高温天气下,公众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户外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与此同时,随着空调的使用率大幅上升,室内外温差较大,要注意气温骤变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方翀提示,旱情严重地区要及时灌溉、调配水源,确保旱作区夏播作物如夏玉米、夏大豆等适时播种和一季稻移栽,田间作业人员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同时,高温天气下的制冷需求也将导致用电量激增,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前准备应对措施,特别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郭静原

本文共1页 1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郭静原
点击阅读更多【高温】新闻
大暑节气到来南方高温进一步增多 北方闷热感强
大暑节气到来南方高温进一步增多 北方闷热感强
今明天40℃以上的区域将收缩 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一带
今明天40℃以上的区域将收缩 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一带
四川东部、重庆、湖南等地日最高气温有37~39℃
四川东部、重庆、湖南等地日最高气温有37~39℃
明天起中东部大范围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 高温范围逐渐收缩
明天起中东部大范围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 高温范围逐渐收缩
中央气象台:18日起随着降雨增多 长江以南多地高温会快速减退
中央气象台:18日起随着降雨增多 长江以南多地高温会快速减退
7月11日至17日我国中东部将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强度逐渐增强
河南、河北等多地气温已打破当地5月最高气温纪录
25日上海最高气温31.1℃ 成为1933年以来最早出现30℃的日子
[下篇文章] 绵阳市涪城区迎宾社区:基层治理巧用统战力量 和谐社区画好同心圆
[上篇文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探秘之旅活动在南平市武夷山国家公园举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