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直击“活”了近700岁的阿坝州壤塘县藏式老碉房
2022-08-18 17:43:5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有着近700年历史的日斯满巴碉房安静地屹立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宗科乡加斯满村石波寨。在阳光照耀下,6楼的木栏上,新收割的青稞散发出淡淡清香,76岁的碉房主人洛吾王尔甲正坐在3楼客厅绘制唐卡。

日斯满巴碉房修建于元末明初,共分九层,高25.6米,客厅、寝室、厨房、经堂、牲畜圈、杂物库房等一应俱全,是一座保存完好的藏式传统民居。碉房坐西向东,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形如阶梯,下大上小,精美壮观。2006年,日斯满巴碉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斯满巴碉房屹立于阿坝州壤塘县宗科乡加斯满村石波寨。 王磊 摄

“爱情之巅,磐石之安”,碉房外侧的大字仿佛在诉说:这座建筑的一砖一瓦是藏族人民的爱情、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从顶楼远眺,石波寨的景色尽收眼底,洛吾王尔甲停下画笔向我们说起碉房的历史:曾经,嘉绒绰斯甲土司之子泽旺扎西不符合贵族婚姻规定,与贫民女子蓉忠斯基相爱,被驱赶到嘉绒西部的泽旺扎西修筑了这座具有嘉绒、康巴、安多藏族建筑特色的碉房,后为土司画师使用。不同于多数封存保护的古建筑,这座碉房到洛吾王尔甲已传承使用十四代。

“我们家世代都住在碉房里,我听着爱情故事长大,目前家里住着8个人。”18岁的依措卓玛是洛吾王尔甲的小孙女,在成都念书的她趁着暑假帮家里收青稞,“碉房见证着我一点点长大,小时候总觉得高大的门框,已经把我脑袋撞疼好多次了。”

76岁的碉房主人洛吾王尔甲正在攀爬碉楼。 王磊 摄

古老的碉房也随时间发生着新变化,4楼露台的太阳能面板是8年前安装的;5年前“入驻”了最小的家庭成员流浪小狗“迪迪”;两年前,依措卓玛和爸爸将一篓篓的石头背上3楼,填铺泥土露台,解决了雨天客厅满地泥浆的问题。为外墙和房顶添泥土、清杂草、防止夏季漏雨或墙体开裂则是爷爷从小教给依措卓玛的必修课。

日斯满巴碉房反映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据壤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管所所长依西娜姆介绍,它是阿坝州已知年代最久、规模最大、层数最多、建筑最高的藏式传统民居建筑,被称为“藏族民居之王”。

洛吾王尔甲介绍碉楼安装的避雷针。 王磊 摄

为了保护好这座碉房,2017年至今,国家、省级等下达专项资金对碉房进行修缮保护。洛吾王尔甲的家人被聘为文物保护员,每月有300元人民币工资。壤塘县文旅部门也为其配备了消防、安防等设施。不久前,依西娜姆带着工作人员为日斯满巴碉房做全面“体检”。这样的体检一年开展约20次,以确保及时对碉房新问题进行维护修缮。

近日,壤塘县文旅部门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壤塘县日斯满巴碉房旅游产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的竞争性磋商公告,计划今年年底完成日斯满巴碉房的3A级旅游景区创建、评审和迎检工作。

谈及未来,依措卓玛坚定地说:“让更多人认识了解碉房,是我毕业后想做的事。”

中新网阿坝壤塘8月18日电 题:直击“活”了近700岁的四川壤塘藏式老碉房

作者 王利文 安源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王利文 安源
点击阅读更多【文物】新闻
南江县通报“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涂色”:公安机关开展调查
南江县通报“石飞河摩崖造像被涂色”:公安机关开展调查
为古建筑“驱虫治害” 河南省文物局在登封市一日挂牌两科研基地
为古建筑“驱虫治害” 河南省文物局在登封市一日挂牌两科研基地
直击“活”了近700岁的阿坝州壤塘县藏式老碉房
直击“活”了近700岁的阿坝州壤塘县藏式老碉房
河北献县:“兄弟档”接力守护“世界最长不对称石拱桥”
北京公布昆明湖、北海等7处水利遗产 完善水利遗产管理体系
北京公布昆明湖、北海等7处水利遗产 完善水利遗产管理体系
广元市旺苍县数十尊摩崖石刻佛像被盗:13人被问责
乐山警方破获“8.20”夹江县庞坡洞摩崖造像被盗案
乐山警方破获“8.20”夹江县庞坡洞摩崖造像被盗案
通江县警方破获系列跨省盗窃文物案追回涉案文物23件
[下篇文章] 炎炎夏日,心系“9+1”—金马尚合社工室开展特殊困难群众寻访
[上篇文章] 水利部:此次干旱灾害主要原因是受副高下沉气流控制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