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彭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一名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右侧肢体不能活动的77岁老年患者,医护立即上前,打针、输液、做检查,井然有序、环环相扣,完善头部CT检查,疑是急性脑梗死!难怪这么恼火,原来患者“中风”了。
情况十分危急,急诊科立即请神经内科医生会诊,通过CT初步检查后,神经内科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并联系放射科完成急诊头颅MRI(核磁共振)排查。
通过MRI显示患者阻塞面积很小,可是患者刘大爷偏瘫症状很严重,还伴有意识模糊、吐词不清,存在严重脑缺血、缺氧,中风梗阻面积应该不止这么小。
常规来说,脑梗死黄金救治时间是发病6小时内,可采取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治疗。但现在问题是,刘大爷发病时间不明,一觉睡醒后发现的“卒中”,就是在睡梦中出现脑中风的,最后一次意识正常的时间距离现在已过去10+小时,失去了黄金治疗时间,目前就只能保守治疗,还可能终生残疾,甚至有生命危险。
神经内科卒中团队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结合头部磁共振平扫,评估脑灌注情况,结果显示刘大爷DWI与FLARI图像不匹配,有静脉溶栓指征,排除禁忌症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主管医生付丽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功夫不负有心人,接受溶栓治疗的刘大爷,溶栓前右侧肢体不能活动,NIHSS评分13分,溶栓治疗后刘大爷肢体活动已有部分恢复,NIHSS评分4分。经过为期一周的积极治疗后,刘大爷病情明显好转,已经能够正常行走,正常说话了,目前已出院回家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