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69种
2023-12-09 00:41:1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雄安新区7日召开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新闻发布会称,截至目前,新区野生鸟类达到269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63种。

据介绍,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生态环境和淀区水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淀区水质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并连续三年稳定保持在Ⅲ类,为1988年白洋淀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白洋淀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

通过综合系统性治理保护,截至目前,雄安新区野生鸟类达到269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6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7种,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已经在白洋淀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白洋淀野生鱼类恢复至46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19种,指示物种中华鳑鲏全淀分布,鱼类生物多样性已达到高级别水平。

雄安新区在白洋淀划定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在烧车淀区域建设2个鸟岛,实施生态隔离和分区管控;开展增殖放流,不断提升淀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加快“千年秀林”建设。

此外,雄安新区在白洋淀先后实施了“生态清淤、水系疏通、湿地恢复和退耕还淀”等4大类18个重大生态类项目。科学制定实施白洋淀补水方案,统筹引黄入冀和再生水等多种水源,全力打通水动力流动脉络,实现白洋淀水“活起来”“动起来”,白洋淀水位稳定保持在6.5米至7米。

6年多来,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实现了从原有的碎片化、点状治理到目前补水、治污、防洪一体化的系统治理,从原有的白洋淀单一治理到现在的城水林田淀草系统治理。通过治理,淀区内源污染大幅消除,水动力持续提升,水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自净能力不断提高。中新社雄安12月7日电 (记者 崔涛)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崔涛
点击阅读更多【生态】新闻
广东公布12个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预超40%
全国生态日:杭州“西湖龙井”生态警务保护基地揭牌
全国生态日:杭州“西湖龙井”生态警务保护基地揭牌
“百湖之市”武汉东湖:城市中遇见“诗与远方”
“百湖之市”武汉东湖:城市中遇见“诗与远方”
《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青海与上海签署协议共护长江源头和入海口生态环境
青海与上海签署协议共护长江源头和入海口生态环境
黄河岸边“天鹅湖”已成为山西多地的生动景象
黄河岸边“天鹅湖”已成为山西多地的生动景象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紫纹兜兰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紫纹兜兰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69种
[下篇文章] 与泰国四季度假酒店一同开启如梦似幻的冬季假日之旅
[上篇文章] 青海公布茶卡盐湖、阿咪东索景区等首批省级生态旅游景区名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