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00后”杨文建历时半年打造民族文化立体书 让侗族文化跃然指尖
2025-03-11 16:38:48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360度可旋转的民族文化立体书你见过吗?贵州“00后”杨文建历时半年,以千年侗寨肇兴的仁团鼓楼为中心,融入侗族大歌、踩歌堂、萨玛节等侗族文化活动和人物剪影,制成22张木制书页。指尖轻拨,鼓楼层层叠起;光影流转间,侗家姑娘吟唱大歌,芦笙手踏节而舞……


图为杨文建创作的立体书。周燕玲 摄

“一本书的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不必局限于单一的二维平面,可以将它从平面转化为三维的立体世界,通过更有趣的方式呈现书中内容,让侗族建筑和节日更加生动立体,变得可见可触可感。”在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就读的杨文建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部立体书,杨文建取名为“侗天福地”。于他而言,这本立体书不仅是在展现侗族建筑的外观,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文化传承和对家乡记忆的故事,就像书中所描绘的场景,有的人在鼓楼下行歌坐月,有的人在鼓楼前染布和织锦,还有的人在吹芦笙。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素有“先起鼓楼后立寨”之说。为创作这部以鼓楼为中心的立体书,杨文建深入肇兴侗寨、三宝侗寨、堂安侗寨等地走访,实地了解侗族建筑构造;前往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等地,查阅有关侗族文化的历史资料。


图为杨文建在展示创作的立体书。周燕玲 摄

立体书的创作远非想象中简单,为还原鼓楼榫卯结构的精妙,杨文建借鉴侗族掌墨师“无图纸建造”的技艺,用激光雕刻模拟传统木构;为呈现节庆场景的动态感,他巧妙地设计出可旋转的立体机关,让芦笙舞者的衣袂仿佛随风摆动。

记者看到,立体书以优质椴木为主体材质,与侗族建筑鼓楼的木材质相呼应,给人以质朴环保之感。其页面上除了日历,四周还附有对侗族歌舞美食、服饰乐器、节日庆典以及建筑环境等方面的简要介绍,宛如一座“指尖上的侗族文化展览馆”。

“当时的初心就是想设计出一款既具实用性与教育意义,又富有趣味性的立体书,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与旅行之中。”杨文建介绍,立体书的设计尺寸为一个手掌大小,不仅减轻出行携带的负担,还能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侗族文化的魅力与文化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杨文建还把立体书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制作成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上,收到不少网友的好评和点赞。有网友评价:“太棒了,看到了民族自信在新的年轻一代逐渐升腾,这是对家乡的热爱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接过火把,让它燃得更旺。”杨文建说,未来将继续探索民族文化与文创产品的深度融合,通过创作立体书这样的形式让更多人去探索侗寨和了解侗族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中新网贵阳3月11日电 (周燕玲)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周燕玲
点击阅读更多【文创】新闻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00后”杨文建历时半年打造民族文化立体书 让侗族文化跃然指尖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00后”杨文建历时半年打造民族文化立体书 让侗族文化跃然指尖
首届全国自然教育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评选结果发布 205件作品获奖
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文创类)联盟在长春成立
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文创类)联盟在长春成立
2021“两岸情·李庄行”海峡两岸交流活动16日至18日在宜宾举行
腾讯Mini鹅创想营走进成都科技文创少年未来可期
腾讯Mini鹅创想营走进成都科技文创少年未来可期
成都喜迎疫后首展,文创板块形势良好受热捧
成都喜迎疫后首展,文创板块形势良好受热捧
创新转型 成都文创产业驶上复工复产快车道
创新转型 成都文创产业驶上复工复产快车道
青羊区在少城国际文创硅谷举行影视专场路演活动
[下篇文章] 重庆动物园首次将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猛禽野化放归 4只救护猛禽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上篇文章] 叙永县白腊苗族乡“夫妻档”乡村医生扎根农村 诠释“别样浪漫”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