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单巢产卵数量逐年上升
2025-05-09 15:47:54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今年,一对东方白鹳一巢产了5枚卵,这是历年来非常少见的。近5年来,我们保护区内东方白鹳的单巢产卵数量逐年上升。”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长朱宝光9日说。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洪河保护区”)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带上,有“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之称,是国际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全球两大主要繁殖区之一。

今年3月,洪河保护区对“北归”到保护区的东方白鹳种群进行监测,上述“高产”的东方白鹳系第三年在该保护区筑巢产卵,在4月8日产下第一枚卵。按种群隔天产卵的繁殖习性,接下来的8天里,这对东方白鹳陆续产下4枚卵,形成“一巢五卵”。

东方白鹳的卵孵化期是30天左右,按此计算,预计5月9日前后,第一只幼鸟将破壳而出,保护区目前对第一枚卵进行24小时监测。

据悉,洪河保护区每年都会对东方白鹳种群的繁殖率进行调查:2023年,保护区通过人工招引巢招引到99对东方白鹳,2024年招引到115对东方白鹳来此繁殖,系该保护区首次招引超百对,当年孵化出266只“鹳宝宝”。

“调查显示,东方白鹳种群在洪河保护区的数量、繁殖率逐年增加。今年一巢产4枚卵的比例也比往年多。”朱宝光说。

目前,中国多位鸟类专家来到洪河保护区,参与对东方白鹳繁殖习性的研究。“我们每天通过视频智能监测记录这对‘一巢五卵’东方白鹳的翻卵频率,以及抚育幼鸟的习性,这些数据对于东方白鹳种群的繁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李晓民说。中新社哈尔滨5月9日电 (记者 王妮娜)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王妮娜
点击阅读更多【动物保护】新闻
“鸟中大熊猫”黑鹳首次现身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鸟中大熊猫”黑鹳首次现身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西安市开展野生鸟类放归活动 859只“蓝天精灵”被放归大自然怀抱
16只经过人工救助的东方白鹳在盐城九龙口湿地成功放飞
16只经过人工救助的东方白鹳在盐城九龙口湿地成功放飞
合肥野生动物园网红黑帽悬猴“大壮”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
合肥野生动物园网红黑帽悬猴“大壮”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
“世界最小的鸭子”棉凫造访神农架国家公园大九湖
“世界最小的鸭子”棉凫造访神农架国家公园大九湖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单巢产卵数量逐年上升
雅安市天全县喇叭河景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成群结伴过境
雅安市天全县喇叭河景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成群结伴过境
重庆动物园首次将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猛禽野化放归 4只救护猛禽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重庆动物园首次将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猛禽野化放归 4只救护猛禽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下篇文章] 12至17日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多高温天气
[上篇文章] 明天华南沿海一带降雨持续,华北降雨结束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