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用高科技含量的CG技术合成了“纳威人”与惟妙惟肖的潘多拉星球,刷新了票房纪录;眼下,拿着智能手机,在手机在线商店,就能随时随地阅读书籍、浏览网页……在体现这些“身边科技”的时候,一个现象显得越来越明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成趋势,它正无孔不入地改写着工作、生活、娱乐的方式。
在继今年5月成都等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出炉之后,16个获批城市昨首次聚首,在由科技部高新司、中宣部改革办主办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研讨会上,共同把脉产业融合的脉动。昨日,专程来蓉出席会议的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张树武、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国成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16城会议为何选址成都?
文化与科技融合
已具明晰“成都特色”
“文化与科技融合,听来离我们有些远,但其实很近,就像我们熟知的好莱坞,它的文化输出模式为什么能在全球形成符号,毫无疑问,科技起到了绝对的支撑。”昨日,在回答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何而建时,赵玉海深入浅出地举了一个距离百姓生活很近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