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发展
“耍”字上下工夫
在东郊食堂内,杨锦麟被一块写满菜名的黑板吸引,并拿出自己的手机拍照。工作人员向杨锦麟介绍,这块黑板上写的正是当年成都东郊工业最发达那个年代的菜价。在果然24房酒店内,杨锦麟久久停留,酒店内的特色房间深深吸引了他,他不停拉住工作人员,询问每个房间主题的由来。令杨锦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东郊记忆馆,在馆内,杨锦麟仔细观看了每一幅照片,更细细欣赏了每一件藏品,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除了参观了解园区,杨锦麟还不忘与游客拉拉家常。杨锦麟特意在一对年迈的夫妇前停下脚步,饶有兴趣与对方攀谈起来。他们的谈话从年龄、生活一直谈到家庭,杨锦麟更主动邀请老夫妇的两位孙子与自己合影留念。
杨锦麟认为,东郊记忆没必要重复北京798那样的强调现代设计艺术,也没有必要重复上海新天地的纯商业化运作,要充分考虑周边地区和成都市民的参与性。“我看到很多市民在这里‘耍’,感触很深,我认为一定要在‘耍’字上下工夫。这个‘耍’跟过去的摆龙门阵、搓麻将、泡茶馆不一样,这个‘耍’应该是现代都市市民休闲品质提升的体现,注重文化的熏陶。”杨锦麟建议,东郊记忆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市场比重越大,意味着东郊记忆的发展空间越大。他看到园区内的剧场、展览馆等设施后,表示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东郊记忆文化公司,负责对剧目、展览等文化作品本身的研发。“四川人是一把盐,中国的历史没有四川这把盐就少了味道,成都文化里注入东郊记忆这把盐,一定会有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