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补锅匠、磨刀匠等旧行当在成都城市变迁中逐渐消失
2013-01-30 23:08:37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叮、叮、叮······”早上10时许,92岁的曾运发右手把着锅,左手握着捶,开始了一天的“捶打”工作。在成都市城西的一个小巷子里,每天都能见到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补锅匠。30多年来,他用铁锤一锤锤的砸向锅底,坚守着这份快要消失的职业。

“补这样一个锅,少不了一千锤。”曾运发告诉记者,他手中的铁锤已有30年历史,手把磨得乌黑。旁边是一辆破旧的小三轮车,车上挂满了锅底、锅把及补锅的零部件,曾运发认为这都是他的“得力助手”。

上世纪80年代,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不少。曾运发最值得骄傲的是,他从不吆喝,自有熟客打开门,吆喝他上楼。“这全靠手艺和信誉。”曾运发笑着说,那时候他到一个院子里,排起队来找他补,一个院坝要补几天,生意好得很。“我以前就是靠补锅,养大了家里一大群孩子。”

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里的铝锅都变成不锈钢,老人的生意也变清淡。而曾运发的心态却很好,他表示,现在还补锅,不是为了赚钱,就求个精神依托,锻炼身体。“现在生活好了,物质多了,年轻人用坏了东西就丢了,老年人舍不得丢,才来找我。”

曾运发的手艺好,在整个巷子里都是出了名的。在大多数人眼里,他做活计时很安静很认真,补的锅比新买的用得还久。住在巷子里的胡瑞敏告诉记者,她家里的锅都是拿到这里补。“我家里两个小孙子都是听着他的补锅声长大的,他敲打的声音很有节奏,听着舒服,”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殷樱
点击阅读更多【民间工艺】新闻
补锅匠、磨刀匠等旧行当在成都城市变迁中逐渐消失
[下篇文章] 成都地铁二环半环评 涉及24个项目土建工程
[上篇文章] 住建部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名单温江郫县入选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