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调查:通道虽多 相隔不近
张先生所说的问题是否存在?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火车南站,对周围的交通状况实地进行了一番探访。
新建的南站位于天府立交的东南侧。记者在现场看到,站房主体结构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偌大一片工地加周边的民房、街道,对南来北往的交通确实形成了阻隔。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如果要穿行这片区域,目前可行的办法有:天府立交上跨、科华南路、元华路和新光路下穿,再往东还有一条从高攀路延伸出来的九三路。
尽管南来北往的通道有如此之多,但彼此之间相隔并不近,而且还存在分流通道缺乏、交通管制等实际问题。
住在和平佳苑的居民廖先生说,他在长寿路上班,如果要走科华南路,就得从天仁路绕到桂溪立交桥下。
规划部门:建议中肯 已有考虑
规划部门如何看待张先生的建议?他们对该片区的交通规划是怎样考虑的?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该局市政处对张平的建议评价很高,认为“观察细致、建议中肯”,而张平的建议与规划的方案也有吻合之处。
据市规划局市政处处长万小鹏介绍,市规划局一直高度重视火车南站周边的交通规划建设工作,在火车南站的相关交通规划方案中也有考虑:在人民南路与科华南路之间规划新增一处机动车与慢行下穿隧道,在人民南路东侧、火车南站站场下方规划新增一处慢行专用下穿隧道,以优化南站区域的各类交通转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