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没有反对我读书。第一次发生分歧是我去年复读时。”去年,玲玲高考发挥不好,只考上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三本院校。
当玲玲把自己的复读决定告诉父亲时,父亲第一次表现出对读大学的反对。“他告诉我,读大学没用,还不如直接出去打工。随后、玲玲和父亲为此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沟通。“由于我自己联系了一所高中复读,不仅不给学费,每月还有200元的补贴。因此父亲并没有太过坚持,我也顺利复读。”
通过一年的努力,今年8月初,玲玲终于接到了自己很中意的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还没来得及分享考上大学的喜悦,她不得不再次就“读不读大学”问题和父亲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谈判”。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谈到这个话题,双方都想说服对方。”玲玲说,在父亲看来,花几万元读个大学,出来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几万元钱白白丢了。即便大学毕业出来找个工作,月薪也不过两三千元,“和高中毕业就去打工能赚到的工资几乎一样,浪费了钱还浪费了四年的时间,不值!”
父亲告诉玲玲,“你现在就进入社会,开始打工,当个服务员,学习点别人的经营方式,锻炼几年后,我出资给你开个店,当个小老板,一样能赚钱。”
父亲很爱我,但从不过问学习
“从小到大,父亲很爱我,只是从不过问我学习上的事。”玲玲说,与别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不同,父亲认为,成绩好坏,并不重要,能够赚钱养活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