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双流跻身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2014-01-09 10:20:11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创新资源聚集,不是等来的,也不是要来的,创新资源‘缺链’‘少链’,那就创新体制机制去‘补链’。”这样敢于“吃螃蟹”的创新意识,催生了双流县校地联合共建产业研究院的改革,而这样的试水,在西部尚属首次。

研究院之重,不仅在于“研究”,更在于“转化”。

结合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以“研究院+产业园”模式推进的大学科技创新园,将成为双流高效集约利用各类创新资源,核心技术和先进应用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技术创新服务的招技引智核心载体。

通过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平台,鼓励技术入股、联合开发、共建科技企业等,实现创新资源集约利用与产业园区空间整合的“优势叠加”,有力推动科技创新由“单打独斗”向“合力攻坚”转变。

眼下,双流正在推进电子科大、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交大、香港城市大学4所研究院建设,总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5年内将投入研发及运营费用超过2.4亿元,引入高校研发团队460人,建成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30个以上、年孵化项目30个以上。其中,仅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成都信息工程学院3个产业园,预计将在新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全县先导性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实现年产值过300亿元、年缴税过30亿元。

直指成都科技资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客观现状,双流县“研究院+产业园”推进大学科技创新园建设,破解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两张皮”的常见症,变“梗阻”为“通流”。而正是基于此创新,在《成都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推进方案(2013—2015)》之中,双流县“研究院+产业园”模式推进的大学科技创新园建设的创新试水,成为成都打造近郊区县提质发展示范区的 “先发”区域。

然而,从顶层设计上突破,从宏观路径上导航,这些并非是双流先行先试的全部内涵。眼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我市首个启动技术路线图编制应用的区(市)县,双流基于“一核心三主导一体系”构建的四大产业技术路线图,将于近期出炉,其范畴涵盖新兴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四个产业领域,按“图”索骥,用以进一步明确直面未来产业发展的产业趋势路线、技术创新路线、招商引资路线以及人才招引路线。

跻身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

转方式调结构从“双流创新”到“双流智造”

去年10月9日,西部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落定成都,“安家”双流。这是一个庞大的创新体系。到2018年底,该中心一旦建成,每年,在双流完成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吞吐量”就将达到11万件,并聚集规模2000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形成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创新驱动与科技服务体系。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缪琴
点击阅读更多【知识产权】新闻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发布该院2024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宜家”“奔富”等国际品牌维权案入列
泉州多措并举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泉州多措并举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2023全球初创企业奖(GSA)颁奖活动在蓉举行
2023全球初创企业奖(GSA)颁奖活动在蓉举行
为企业上市积极提供知识产权专项服务 全国首家省级层面“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在安徽揭牌
为企业上市积极提供知识产权专项服务 全国首家省级层面“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在安徽揭牌
江苏推动实现长三角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实施机制一体化
国际接轨 | 成渝知识产权国际运营科技交流沙龙成功举办
国际接轨 | 成渝知识产权国际运营科技交流沙龙成功举办
北京公布2022年知识产权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川渝两地2022年受理知识产权案件逾4.4万件
[下篇文章] 成都成华实施“一升两转” 强力推进转型升级
[上篇文章] 新津起航特色成都卫星城 确定“1551”总体发展思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