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创新探索对外贸易合作模式,依托航空、铁路口岸和综保区积极争取设立内陆自由贸易区,并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和亚欧货物转运中心的建设。
成都开始了构建大开放格局的新破题:建立完善区域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搭建区域共享的对外贸易平台,拓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空间。
【事件回放】
2013年8月23日,成都与德阳共同签署了《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包括交通、产业、教育、旅游等8个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以中江县为合作支点共建成德工业园区。成德同城化,是成都担当“首位城市”责任,贯彻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深化成德双边合作的新起点、新探索。
【述评】
同城化中需要更多的实际化、实效化新破题如果把成都的中心城区比作莲心,近郊区、远郊区、成都周边区域就如同层层发散的花瓣,构成了成都作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水莲”。这株“水莲”,如何在区域开放合作中“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作为全省“首位城市”,成都在扩大区域开放合作中面临的新课题是:合作如何减弱区域增长极对周边城市发展挤压的“回波效应”,如何发挥好区域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产生1+1>2的效益,甚至产生更大能量的“裂变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