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朱骏騛年纪只有24岁,可在工地上却是威信十足。工作的扎实、细致让工人们很信服。哪个板儿歪了,哪个不合规范,他都能看出来,而且特别较真。工人们也都十分信服这位80后的责任工长,大家私底下常说:朱工虽然只有20多岁,但是工作经验相当丰富,每次他指出的问题,大家都是相当服帖。
正好到了午饭的点,忙了一上午的朱骏騛才得空回宿舍稍作休息,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了看。只见七八平方米的板房里,一共安了6张床。同屋的黄显国是这个项目的材料员,他也正好回来休息片刻,我们便和他拉起了家常。
黄师傅告诉记者:工地上用水和用电都不方便,热水只有自己烧,电是临时电,有些时候还没有热水,有时三四天才能洗一次澡……
如果说生活上的艰苦,对这些常年在工地上工作的人来说是家常便饭的话,那么对家人那份亏欠,则让黄显国感到深深的自责……
奇迹:
50多天建成了安置点
房屋重建的质量和进度,是命令,也是责任。在高何镇寇家湾重建工地上,还有许多像朱骏騛、黄显国一样的建设者,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住上新房,他们经常工作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有时一周还有几天是通宵作业。正是有了他们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短短50多天的时间,占地约28亩,有38栋房屋的安置点全部建成,从而创造了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