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高新区明确六条基本路径打造“五级产业集群”
2014-03-28 09:39:09  |  新闻中心 工业园区工业 

布局一核两区多园

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新增长极核

据悉,去年,成都高新区以130平方公里的管辖面积,“承载”了超过千亿元GDP和超过百亿元地方财政,相当于1平方公里土地上,“产出”8亿产业增加值。“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而不是以要素驱动来获得增长,这是成都高新区在制定《规划》过程中探讨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分析。

此次《规划》提出了破解之道:布局“一核两区多园”,通过优化三类空间布局,按照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纽带,科学统筹西部园区和南部园区资源,合力建设高科技产业新城。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核两区多园” 总体布局,是指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新的增长极核,着力优化创新型都市产业战略性布局;优化现域西部园区先进制造业功能性布局、南部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性布局;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多方位拓展空间资源,形成开放式布局格局。

基于现域空间优化布局,高新区西部园区先进制造业功能性布局,将形成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基础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先进环保产业五大产业功能区,优先提供商务商业配套、生活服务配套、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绿地配套四类功能配套;高新区南部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性布局,将形成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四大产业功能区,优先提供商务商业配套、生活服务配套、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绿地配套四类功能配套。此外,新川创新科技园创新型都市产业布局,将以创新型都市产业为主要产业形态,形成综合性研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生物产业集聚区、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区、金融和商务服务业集聚区五大产业功能区。

基于拓展空间开放式布局,成都高新区将以现有空间作为核心增长极和辐射源,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采取连片扩展、飞地共建、园区援建模式,突破现有产业空间制约瓶颈,探讨虚拟园区合作模式、特殊海关监管下的国际园区合作模式等,加强区域合作,拓展主导产业空间链条,形成以高新区为核心、其他产业园区为延伸的开放式空间布局。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缪琴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高新区】新闻
2018年成都高新区利用内外资、新签约引进项目总量居全市第一
成都高新区建区30周年 万元大奖征集“高新精神”
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全国信息安全产业核心集聚区
成都高新区启动2018科技型企业“欧洲行”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 范毅主持并讲话
TECH INSIGHT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年会十大“创服之星”出炉
成都高新高成长20强在菁蓉国际广场发布过半来自软件业
成都高新区发力建设国际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下篇文章] 米歇尔访问成都全程记录:如此精彩,谢谢!
[上篇文章] 财富之城成功之都 全球目光聚焦四川锁定成都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