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保节日。人们能做的不仅仅是熄灯一小时。”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成都办公室主任梁海棠女士表示,希望以此号召更多的公众关注环境问题,从自身做起,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采用更加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蓝天自造计划 成都小学生获奖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了积极应对雾霾,倡导低碳、节能的生产生活方式,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还发起“蓝天自造计划”,面向公众、企业、政府征集空气治理的行动或创意方案,旨在传播“环保不止一小时”的理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回应,短短一个月主办方一共收到了120多份来自全国的NGO、大学生社团、个人、媒体和企业的可行方案。这些来自民间的智慧和行动将获得WWF5千至5万元不等的资助,以帮助方案设计者实现其应对和减少雾霾的梦想。
其中,年龄最小的申请者是来自成都泡桐树小学的“芽”学生环保社团,提供的“芽童清雾霾在行动”方案,获得了全国三等奖。“虽然我们是全国年龄最小的参赛团队,但我们准备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已把这些环境知识转化成小学生能明白、能理解的语言并做成了PPT和宣传品。”芽社团的发起人尹紫懿说,他们还会作为环保小使者去成都的小学校宣讲,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