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第一财经日报:圈层融合 统筹城乡 区域均衡发展的成都实践
2014-04-02 09:20:57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圈层融合发展

产业合作是重头,但同时还包含了教育、卫生、科技、体育、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等方方面面。此外,各区(市)县还在人才交流、招商引资、就业、计生、群团等多领域开展了结对合作。通过多层面、多领域、多行业的实质性结对发展活动,切实加强了一、二、三圈层各区(市)县的交流与合作,有效促进了圈层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了圈层的融合发展。

在青羊和蒲江的合作中大力推动社会公共资源下沉。比如,在教育方面,政府牵头由青羊区金沙小学托管了蒲江县敦厚小学,随后在人事制度、教学方式进行一系列改革,市县政府还给予专门资金支持,将一个落后的农村村小建设成为优秀学校。

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也流动到蒲江。2011年,成都市级医院中的成都第三人民医院全面托管了蒲江县人民医院,今年1月在结束3年的托管之后,双方又签署了5年的托管协议。托管之后病员回流显著增强,蒲江县人民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显著提高。数据显示,2013年医院总诊疗人次较2010年增长了61%,医院资产增值25.89%。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派驻的执行副院长曾雪峰介绍,三年来,新建了呼吸科、神经内科等,并在蒲江县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ICU病房,1072名重症病人能够在当地实施抢救。

“圈层融合发展,从根本上是为了把成都整个蛋糕做大。”成都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成都要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中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需要中心城区、近郊县、远郊县集体壮大。

成都1.24万平方公里的发展并不均衡,中心城区6个区作为第一圈层,区位条件好,发展起步早,是市域经济的“头雁”;紧邻中心城区的6个区县作为第二圈层,区位条件适宜,发展势头强劲,是市域经济的“中雁”;第三圈层8个(市)县,区位条件较差,发展水平滞后,是市域经济的“尾雁”。

因此,成都市提出,对这三大圈层区分发展,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同时又突出政策导向,健全“联动发展”的机制。这样把市域经济的“三圈”融成完整的“一极”,形成对内聚合力。

这种错位和联动发展在于:第一圈层“转二优三”,逐步退出制造业,发展高端服务业,优化中心城区业态;第二圈层“强二兴三”,主要承接先进制造业,培育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第三圈层“兴二优一”,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化特色农业和旅游业。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秀中
点击阅读更多【发展】新闻
义乌推出发红包等十大举措留人过年 率先稳岗留工促经济
六盘水打造“中国凉都”和“南国冰雪城”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莅临圣善纺织调研指导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莅临圣善纺织调研指导
聚焦绿色、低碳、特色产业 川陕革命老区打造地域特色“亮丽名片”
四川强调“两头抓”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0海内外华文媒体“魅力天府”南充行:零距离感受发展活力
2020海内外华文媒体“魅力天府”南充行:零距离感受发展活力
16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南充 点赞西充产业高质量发展
16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南充 点赞西充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并不遥远 写在洁白的现代藏乡
[下篇文章] 成都银行12天现8起盗刷案 泰国ATM取款俄罗斯被盗刷或涉国际盗卡集团
[上篇文章] 4月1日起四川24万以上小规模企业按季申报缴税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