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义工联爱不闲置·衣旧情深 爱心怎样汇聚到甘洛?
2014-04-21 11:15:0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4月9日,本报联合成都市义工联发起了“爱不闲置·衣旧情深”的大型公益活动,并于这个周末举行了集中捐献活动。在10多天的时间里,市民积极响应,爱心如潮水般涌来,各个爱心接收点衣物堆成了山,出现了爆棚的情况。

从即日起,捐献衣物的活动暂时结束,本次公益活动将进入第二阶段,成都爱心怎样汇聚到甘洛,又将为孩子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本报将联合成都市义工联从捐献衣物的市民中征集出两位“爱心见证者”,跟随我们一起,去到甘洛,全程见证市民捐献出的衣物是如何送到孩子们的手中,如果你想成为“爱心见证者”,欢迎拨打民声热线962211报名。

在10多天的时间里,在前来捐献衣物的爱心市民中,一幕幕关于爱心的故事在不断上演,而一群来自我市“聋人之家”的聋哑人,用纸笔接受采访,他们写出的爱深深感动了本报记者。连续多日,本报记者专门走进这群不缺爱的特殊群体,感受到了他们无声无言世界里的大爱。

聋哑爱心人感动记者

4月的一天下午,东光小区。

林兆祥坐在竹椅上翻看当天的《成都日报》 ,他是聋人,耳朵听不见,但能说话。一位87岁的爱心婆婆捐献衣物的报道吸引了林兆祥,他又仔细地看了一遍,得知现在有捐献衣物送给甘洛县孩子们的公益活动。

林兆祥叫来了老伴范佩玲,老伴是聋哑人,他用手语把报道讲给范佩玲听,并问她要不我们聋哑人也去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林兆祥的提议得到了老伴的认同。他们又召集了好几位聋哑人,大家一致同意,把家里闲置的衣物找出来,捐到接收点去。

4月18日,星期五。林兆祥和范佩玲带着其他的聋哑人,来到了位于红星路二段159号的本报爱心接收点。刚一开始,他们并没有表明自己聋哑人的身份,只是将一包包衣物小心地放在了接收点,当记者询问姓名做登记时,他们全都沉默不语。

林兆祥从记者疑惑的表情中猜出了大概,他说话了,“我们都听不见,只有我能说,有问题只有写在纸上,我来回答。”原来这群好心人是聋哑人。

一次特殊的交流开始了,“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是一起的吗?”记者在纸上写道,林兆祥把纸拿到眼前,仔细地看了几遍,他回答说,“我们都是‘聋人之家’的聋哑人,大家相约一起来的。”

“你们怎么知道这个活动的?”记者在纸上写下问题,然后递到林兆祥的眼前,他看了问题回答说,“我从报纸上看到的,然后用手语讲给他们听,他们都很赞同,就来了。”

“为什么要捐献衣物呢?”记者用笔写下问题,林兆祥回答说,想要尽一份力,献出一份爱心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何良 杨甦
点击阅读更多【义工】新闻
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胡斌 重新定义幸福他是特殊孩子的“多爹”
成都义工联爱不闲置·衣旧情深 爱心怎样汇聚到甘洛?
双流义工服务队李小兵和他的团队免费沏茶理发三年服务上万老人
[下篇文章] 推广科学和体育 西方文化的成都之旅
[上篇文章] 成灌快铁彭州支线成都到彭州动车列车时刻表 4月30日开通最快一班跑41分钟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