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70岁郫县木匠画家张浴新10年绘就“川西平原清明上河图”《崇宁梦华卷》
2014-05-27 08:52:27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5月24日下午14:30,“墨韵蜀都”书画名家精品展在成都市美术馆(成都画院)开幕,展出各类优秀作品100余件,成都画派刮起了一阵强劲的“蜀都风”。在这次展览上,郫县唐昌70高龄的木匠画家张浴新(又名张育新)历时10余年创作的80米巨幅长卷《崇宁梦华卷》原作首次亮相,再现了川西古镇曾经的繁华,被誉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80米长卷重现曾经繁华

人物上万创作耗时10年

“如今的唐昌古镇,是古崇宁县,历史上十分繁华,纯阳观里的玉皇楼,甚至成为成都望江楼建设的母本。”在张浴新老人儿时的记忆中,崇宁县是重要的水陆码头,来自灌县(都江堰)的燃料、建筑材料等,都通过柏条河运往成都北门大桥。追随着儿时的记忆,张浴新描绘了古崇宁县五条街道、七宫八庙、九戏楼的建筑格局,以及梁家大院、李家大院和成片相连的公馆群。画中建筑以清朝、民国风格为主,人物更是栩栩如生。

这幅80米长卷,张浴新老人持续不间断画了10余年,日复一日,在创作过程中因大量抽烟导致他现在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和哮喘。此卷仅人物就上万人,得到了四川省美协名誉主席钱来忠先生的高度赞扬,并欣然为之题写卷名。张浴新的老师、成都画院画家张幼矩在画卷序言中写道,“它是川西一个小县镇的一份历史参照,更是蜀国文化的一段衍泽,亦是都江堰水系嵌在成都平原上的一颗明珠,而绝不仅仅是一场怀旧的远念。”

今年70岁的张浴新老人,生于唐昌古镇,曾经是一名木匠,1959年进入唐昌修建社学习木匠手艺,1983年进入成都民盟社会大学专攻国画,凭着对艺术的一腔热情,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览。

张浴新老人告诉记者,搞创作题材很重要,选材不要怕小,不要怕土,越是乡土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民俗的就越是民族的,应该多留意你身边的题材,画你熟悉的东西。他1993年开始进入《崇宁梦华卷》创作初级阶段,1997年退休,全面投入长卷创作。

画这幅画并非一帆风顺,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感觉,反反复复数易其稿,经历困难和挫折。刚开始找到感觉偏又遇上病魔缠身,真是人忙马不快,因生病住院数次,越是身体不好,相反抓得更紧,怕的是画卷未完人先归去,就这样恶性循环。多少个不眠之夜,可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终于绘就了这一幅80米长的“川西平原清明上河图”。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赵一
点击阅读更多【书画】新闻
第三届沿黄九省(区)政协书画精品联展活动7月31日在青海省美术馆开幕
第三届沿黄九省(区)政协书画精品联展活动7月31日在青海省美术馆开幕
中铁黑龙滩“喜迎二十大 丹青绘新篇”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
中铁黑龙滩“喜迎二十大 丹青绘新篇”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
诗圣著千秋第二届杜诗书画作品邀请展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诗书画院开幕
2015年四川省画院中国书画双年展 艺术家精品展现创作实力
成都龙泉驿诗书画教师志愿者协会三周年暨颁奖大会在龙泉驿区怡和新城举行
“天府临邛 水墨崃山”书画展在邛崃市古韵博物馆启幕
新会展中心洪鼎轩艺术画廊老将军齐聚一堂“画”出爱国热情
翰墨温江——柳城书画院乙未书画精品展在省文化馆开展
[下篇文章] 双流县“点菜”式配送图书 文化延伸到家家户户
[上篇文章] 成都科创贷产品出炉 试水科技企业信用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