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发现隋代摩诃池遗址 修成之初面积达500亩
2014-05-27 09:36:24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25日,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历经7个多月艰苦发掘,考古队在成都体育中心发掘点发现了隋代摩诃池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易立告诉记者,除了在成体中心发现唐代建筑基址外,还首次确认了摩诃池东南部的走向、范围和堆积情况。

唐人卢求在《成都记》中记载:“隋蜀王秀取土筑广此城,因为池。”由此可知,摩诃池最早出现在隋朝。史料记载,隋炀帝开皇二年(公元586年),镇守成都的蜀王杨秀要扩建成都子城,于是需要挖土筑城,土挖得多了,就形成了一个“人工湖”。一位西域僧人云游至此,便说了句“摩诃宫毗罗”(梵语),意思是说这里广大有龙,人工湖始名“摩诃”。清李元《蜀水经》记载,流江“又东为金水河,入成都县城,汇为摩诃池,又东酾为解玉溪,又东穿华阳县城而出,入油子河。”引自城西流江的“源头活水”,构筑了成都城市完整的河湖水系,也为摩诃池注入了充足水源与盎然生机。

摩诃池到底有多大呢?成都水利专家陈渭忠在《摩诃池的兴与废》一书中称,摩诃池修成之初,面积达500亩,随着唐代将郫江水和解玉溪水引入摩诃池,摩诃池的水量变得十分充足,经过后蜀扩建,水域面积在1000亩左右,约有10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唐代诗人高骈以“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来描述摩诃池的“醉人”;杜甫则在摩诃池上“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摩诃池的美,更是令宋代陆游“一过一销魂”;而苏轼《洞仙歌》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的词句更是让摩诃池为世人所熟知。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感慨,古代成都的城市格局如杭州一般,“湖光城色两相宜”。而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看,摩诃池的边缘大致由西南往东北延伸,堆积最深处接近7米。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晓东 危兆盖 鲁磊
点击阅读更多【摩诃池】新闻
成都摩诃池找到了西北角 印证其范围最大达上千亩
成都摩诃池找到了西北角 印证其范围最大达上千亩
成都市中心摩诃池旁发现疑似前蜀皇家园林水井遗址
唐宋摩诃池边喝茶谈天 古代成都人繁忙而惬意
解密成都摩诃池边两条小径 明代蜀王曾在此乘船游玩
成都发现隋代摩诃池遗址 修成之初面积达500亩
摩诃池历史:唐朝成都中央公园 杜甫陆游曾写诗赞美
[下篇文章] 解密成都摩诃池边两条小径 明代蜀王曾在此乘船游玩
[上篇文章] 成都37路79路82路公交恢复原走向二环府南新区站、府南新区站等站点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