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李进带着他精心准备的资料与高新区管委会进行了一次正式接触,仅仅1个小时,双方达成协议——李进的企业落户高新区,政府提供房租减免、实验室建设补贴和创业启动资金。
一支试管
里面有几百万“种子”
“我们是做先导药物开发的,有人称为‘药物种子库’。”不同的化合物分子对不同的疾病起治疗调节作用,李进就是要先建立数十亿的化合物分子库,并从中筛选出起作用的那种提供给药企对症制药。“这样做出来的药品就称为原创药,而目前国内的药品几乎为仿创或仿制。”
要建立“药物种子库”、匹配出合适的“种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用传统的做法建立‘种子库’,10亿种子需要七八层楼来保存,而我们只需要4个冰箱;如果用传统的做法来匹配‘种子’,需要大概几个月,而我们只需要几个星期。”在冷冻实验室里,李进戴着手套将“种子”从冰箱里拿出来,一个20厘米见方的盒子里有大约40支试管,每支试管里有几百万个“种子”。李进说,经过筛选匹配,成功转让一个适合的“种子”可获利100万至几千万美元。
李进回国创业,带回来的不仅有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秀的人才,还填补了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段链条。“我们公司所在的园区是生物医药产业园,交流合作起来非常方便。”李进笑谈,前几天他还和园区内另外几个公司老板一边谈合作一边聊未来。“成都引进的这些公司大多数是这个行业的领军者,我们同属一个行业,却各有侧重,不但互不干扰还有合作。”李进说他们就是一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少了哪一个都做不下去,有竞争有合作才是最好的发展趋势。
人物简介>>>
李进
博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国家和四川省特聘专家。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后到英国阿斯顿大学大分子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后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博士后。曾在全球制药业巨头阿斯利康公司工作10余年。2012年回国创业,成立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