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打造政府基础数据库 将尝试“大数据决策”
2014-06-07 17:54:15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不仅如此,龚树新还在重点推动的是利用大数据建设一套“网络交易市场监管体系”。据他介绍,目前注册地在成都的网商有1万多家,而随着网上购物的日益普及,如何保障网上交易的安全和有序成为了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新问题,“大数据的手段可以为这些网商的监管提供很好的辅助,通过食品药品监督局、商务局、质监局、工商局、科技局等多个部门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对网商进行有效的筛查,比如哪些是存在版权问题的,哪些是过去存在很多投诉记录的等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网商进行重点监控。”

此外,龚树新为这些数据的应用还规划了众多的思路,包括对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对交通情况进行预报,对可能发生的流行病进行预防等等,“在数据中进行挖掘,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掌握过去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

与此同时,龚树新也建议未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将政府部门所掌握的非涉密数据对第三方机构进行开放,“利用第三方机构的研发力量,能够更加全面的挖掘这些数据的潜力,开发出更多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应用,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市民。”

大数据需“跨界” 部门协作尚待进一步沟通

不过,在龚树新看来,目前在成都的大数据发展方面,最需要的还是建立起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让相互之间的数据能够更加顺畅地沟通。

为何如此?在昨日的采访中,龚树新反复强调,大数据必须要“跨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简单距离而言,如果我们单单关注交通情况,可能只能从数据中得出哪些时段是堵车的高峰期,但这更多是一个统计学的范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如果加上天气数据,能不能得出下雨天更加容易堵车的结论?如果再加上地理位置信息,那么下雨天什么路段最容易堵车,又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而相关部门也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决策,更好地解决堵车的问题。”

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跨界”意味着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但毕竟各个部门现在对于大数据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在合作上也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打破这个瓶颈,还需要一个牵头的机构,也需要各个部门之间更进一步的沟通。”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鑫
点击阅读更多【大数据】新闻
归国留学人员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用大数据为中国未来赋能
归国留学人员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用大数据为中国未来赋能
卧龙大数据首席执行官王军: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涌入成都
成都大数据企业代表座谈会召开 罗强与在蓉大数据企业代表座谈
罗强就推进大数据应用及产业发展进行现场办公 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做大做强大数据产业生态圈
2017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成都盛大召开 大数据应用迎来黄金期
2017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成都盛大召开 大数据应用迎来黄金期
成都遥感大数据技术中心落户崇州IPC枢纽大楼
2017全球大数据峰会举行 全球大数据联盟落户成都
2017全球大数据峰会举行 全球大数据联盟落户成都
全国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初赛答辩在郫都区举行
[下篇文章]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钟策获2014年德国IF工业设计大赛大奖
[上篇文章] 中国日报解读外国人眼中的“成都诱惑”:熊猫、火锅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