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根据四川省银监局的调研信息,此类公司的放款利率通常高达月息1.5%-3%,即年息在18%-36%之间。部分公司的月息甚至高达8%,已经属于高利贷范畴。
其中,跨区域展业、向高风险行业放贷、虚假宣传、超范围经营等问题在此类民间理财公司中屡见不鲜。
对此,四川省各监管部门已经开展跨部门联动行动。今年2月份,成都市工商局暂停了民间理财公司预核名。
多位当地金融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至少在成都市范围内,公安机关已经开展上门摸底行动,了解民间理财公司情况,要求其提供包括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资料、经营情况在内的信息。
“主要是为了防止民间理财公司老板跑路。”上述当地金融界人士表示。
截至记者发稿前,成都市公安局并未回应上述摸底行动是否为全省统一部署。
“对民间理财行业持续规范引导,加紧出台法规,明确执法主体,制定行业规章。凡是出现不能平仓不能兑付的,有可能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储、乱办金融业务、破坏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凡是建非标资产池的,投资者标的不明确的,一律停业整顿。”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如此解析目前四川省内的民间融资监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