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最古老的文明章节
宝墩遗址——展现古蜀文明起源脉络
2009年,第三次宝墩遗址考古发掘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个总面积达21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遗迹,它是成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公共建筑,距今4500多年。其中一座房址的大小、布局、走向几乎与山西陶寺遗址发现的房址差不多。专家猜测,它们很可能是礼仪性建筑。这些大型礼仪性建筑的出现,反映出成都平原史前社会已迈进到一个新阶段。
这座距今4500年的古城,将成都的历史,带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有力地证明了成都平原也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这座276万平方米的古城,是中国史前第三大古城,在当时,它是迄今已知的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以宝墩古城为代表的成都古城群,是成都平原最古老的文明章节,也是孕育三星堆、金沙文明的土壤。
宝墩距离成都市区约40公里,与散落在成都平原中成百上千的村落一样,春华秋实,西河与铁溪河分别从村子东北、西南面穿过,汩汩清泉灌溉着这片沃土。在一马平川的旷野中,却突兀地耸起一道道高两三米,宽一二十米的土埂子,在宝墩村,它们往往被开垦成农田、菜地,也有人觉得地势高、风水好,在上面建起了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