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海关发布了《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实施细则》,着眼推进提升口岸运行效率和推动全方位深化开放合作,进一步把海关全面深化改革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相结合,共提出了19条措施支持外贸稳增长。其中,包括加快四川全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年内将“区港联动”和成都关区“多点申报、多点放行”模式推广到全境,以及开展“先货后税”试点等。
通关更便利:
年内“区港联动”全面推广
在19条措施中,第一条措施就是“加快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成都海关围绕这一目标共提出了5条细化措施。
成都海关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细则计划大力推动四川全域通关一体化建设,年内将“区港联动”和成都关区“多点申报、多点放行”通关模式推广至四川全境,建立高效运作的关区一体化通关体系,使企业可在四川省内自主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从而让企业享受到更加便利的通关服务。
在通关一体化改革方面,成都海关制定了“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以航空口岸为圆点,对内建立与综保区海关的联动监管和空运货物全域通关,对外实现物流数据的多方共享和全链条监控;第二步是以铁路、水港为圆点,将通关一体化拓展至全省,企业可自由选择报关地,实现省内“多点报关、多点放行”,并建立关区全覆盖的联动监控指挥体系;第三步着力推进与兄弟海关的通关一体化,享受全国口岸通关便利,同时为其他地区提供高效的口岸通关支持,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