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项改革,街道全面调动了居民参与自治、共治的积极性。”水井坊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依托辖区内的院落,成立协调委员会,加强和指导各个物业更好地管理所属区域,同时引导社区、家委会和商家做好“自治”工作,进行自我服务、自我保障和自我管理,引导群众自觉维护身边的环境和卫生,提升了自治、共治水平。
记者手记>>>
以群众视角 解决群众难题
困扰居民多年的紫东路垃圾中转站停用,而位于水井坊街24号的垃圾中转站拆除后已经植上了绿,成为居民们纳凉休憩的场所,铃儿一响,居民们会自觉地将提前分包好的垃圾一起送下楼……在水井坊街道,一套成熟的垃圾直运模式已经生成,看似不可能解决的矛盾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水井坊街道垃圾直运改革的成功,究其原因,是转换角色将心比心,把老百姓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解决。遇到问题时不是推诿搪塞,不是找借口、找理由,而是用破釜沉舟的勇气,用心服务,最终找到解决的办法。循着这一路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只有用群众的视角,下大力气、下苦功夫来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难题,才能更好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