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市开展首届社区公益创投活动,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社区公益创投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成长,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本报7月29日02版做过报道)。近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目前已经对全市公益社会组织申报的项目进行了初审,374个项目初审合格,并已经通过了公示。
同时,由于社会组织参与积极、项目众多,成都市2014年安排的社区公益创投项目资金已经由原计划的500万增至790万。初审通过的项目将在9月9日-11日进行现场评审。预计本月底,资助项目将公布。
374个项目通过初审
专项资金由500万已增至790万
按照市民政局制定的相关细则,社区公益创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主要包括六大类:帮困服务、助老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居民融合以及其他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同时,项目实施地点应在成都市辖区内城乡社区,受益群体以城乡社区居民为主,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特殊领域项目除外)。
“在项目征集过程中,全市公益社会组织积极申报,踊跃参与。”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解释,正是由于全市社会组织反应热烈,征集到的项目众多。成都市将2014年社区公益创投专项资金由原计划的500万增至790万元。公益资本的投入,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管理以及技术等支持,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项目,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解决社会基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