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城西市民明明买的学区房 小孩读书却成了难题
2014-09-13 11:08:2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教育地产火爆的市场也混杂着乱象,许多楼盘宣传时都号称“就近读名校”、“一站式名校配套”,购房者稍不注意就会被忽悠。城南一楼盘就曾发生一、二期业主子女分属不同小学就读的事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一些一路之隔的楼盘,业主子女读书分片不在同一学校,售楼人员却不管,推销时总往名校上靠。而一些学区房本是刚需盘却配套“贵族”学校,业主难以负担;有的声称引进了名牌学校,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本部有天壤之别……不少人购买学区房后遇到的问题,让学区房这个概念被重新放在了购房者的显微镜下。

建议

购房时多花心思仔细甄别

选择学区房有困难,那么购房者在选择时有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验证标准?记者发现,根据《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公办)布点规划(2006—2020)》的规定,小学服务半径原则上为300—500米、中学服务半径原则上为800—1000米,1.5万人—3万人口可配套18—30班的小学一所、3万—5万人口可配套24—36班中学一所。家长要是在这个范围内买房就读的可能性就高很多。

但是不是只要在以上的距离范围内购房就能保证孩子读到周边的学校?答案是不尽然。学区房受学校招生政策影响很大,就近入学不等同于物理距离近。教育部门会根据区域内适龄学生的数量,合理匹配教育资源划分学区,入学人数的波动、城区规模的变化都会造成学区的调整。即使在学校周边的房子也有可能不属于该学区范围。因此,家长们选学区房还应仔细了解片区学校当年的招生简章,明确学校的学区划分界定。

“验证真伪学区房最好办法就是在购房前先到学校详细咨询,了解清楚是否与开发商所承诺的一致。”有业内人士提醒,“针对教育地产模式而言,无论是自办学校还是合作办校,开发商一般都会与学校签订就读合同,购房者同样可以让开发商出示与学校的招生协议,并且将开发商的承诺写入合同。只有白纸黑字的依据才能帮助业主在企业无法按照合同承诺兑现教育配套时,进行有力的合法权益维护。”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悦
点击阅读更多【学区房】新闻
天府新区业主9000元一平米买的“学区房”读不了家门口的幼儿园小学
天府新区业主9000元一平米买的“学区房”读不了家门口的幼儿园小学
成都“多校划片”怎么执行?你的学区房白买了?
成都城西市民明明买的学区房 小孩读书却成了难题
[下篇文章] 上海通用汽车2014成都车展又创销量历史新高
[上篇文章] 邛崃市率先出台奖励政策 激励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