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月,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2天,达标率59.3%。”10月30日上午,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成都市环保局局长陈琳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报告成都市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亮出了上面的成绩单。根据这份报告,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步明显,但是形势依然严峻,未来任务非常艰巨。
报告指出,2014年,成都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完善了工作体系,强化了源头控制,严格落实环评制度;消减排污总量,转出和注销黄标车9669辆,报废机动车5.9万辆;加强监督管理,清理排查违法排污单位10235家,其中取缔“三无”企业3282家;强化了基础保障,从资金、科研、宣传方面予以加强。
针对2015年的环境治理,报告表示,2015年成都将严格环境准入,不再审批钢铁、水泥、焦炭、有色冶炼等高污染项目及燃煤电厂;对现有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行业及燃煤锅炉项目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同时,在2015年底前,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轮窑等各种土窑;力争2015年底前实现成都市印染行业整体退出;未通过治理整合的混凝土搅拌站全部退出绕城高速公路环线以内区域;2015年将淘汰郊区(市)县公务黄标车和2005年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