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协管员制度不断纵向延伸
形成三级管理模式
记者了解到,各区(市)县针对农房协管员制度建设,也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将协管员制度从乡镇一级向村(组)一级延伸,形成“区(市)县—镇(乡)—村(组)”三级管理模式,包括新都区、龙泉驿区、双流县等区县已在村、社区设立了农房安全协管员,目前人数达到了1382名。
据了解,农村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包括日常检查、维护、白蚁防治、安全鉴定、维修加固、危险治理以及装修、改造管理等,将农房协管员制度落实得越深入,越能将其安全管理落到实处。而针对此,成都市不少区(市)县也将制度落实的深度不断延伸,着手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切实将点多面广的农房纳入监管覆盖范围,解决“无人管”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龙泉驿区从万兴乡试点推行农房使用安全管理着手,将农村房屋安全职责延伸至村(社区)、组,并设置“农房监测员”,在该区实现“乡、村、组”三级管理; 蒲江县已建立了农村自建房屋“县、乡、村、社”四级管理模式,郫县在实现了14个乡镇农房协管员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延伸至村民小组,按每个村民小组由一名专业人员担任协管员,负责所属区域房屋的安全管理。